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7-07-17 22:39: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滚绣球》一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A.“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相见恨晚而相别怨疾,两相对照,鲜明有力地表达了对心上人爱得深、恋得切的真挚感情。
B.“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借“柳丝”“疏林”与“斜晖”这些别有特色的客观之物,准确寄寓了人物的主观之情。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这句话写马儿行得慢,车儿跟得快,唯如此才能两厢厮守,写出了这一对离别人的一片微细心思。
D.“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以写实的手法深沉凄切地表达了对拆散恩爱夫妻的崔母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依照要求答题。
某位执教27年、长期坚持日读万字、日写千言的作者,收到期刊编辑的电子邮件:认真阅读了您的文章,非常激动,这是我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和编辑工作以来,见到的少有的好稿子,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语言表达,都无可挑剔。作为编辑,我愿意通过刊物把您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热爱教学、热爱研究的语文教师,让更多的人受益。其中您对于崔莺莺形象的解读很有创意,挖掘出了人物形象的深层价值。您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希望与您保持长期的朋友关系。
【小题1】材料中提及的崔莺莺,出自元杂剧 《               》。(1分)
【小题2】请以该作者身份,给编辑写一个回复。要求语言得体,针对性强,不超过80字。(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西厢记》
【小题2】示例:
编辑老师好!我虽有27年教龄,也能日读万字、日写千言,但深感浅陋。您的鼓励让我喜出望外。我感谢您给我与全国同行交流的机会,更乐意同您保持长期的朋友关系。
评分方法:①表达谢意(1分);②结合材料相关信息,言之有理(2分);③表达长期交流的愿望(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部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准确”是考查提炼和概括能力。“语言准确”体现在对语段主要内容的把握概括上。明确答题要求与范围,准确提炼主要信息。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解答这类问题,需要学生能够把握关键语句,扣住语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从而对语段含义作出准确的概括。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该作者身份,给编辑写一个回复。要求语言得体,针对性强,且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小题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小题3:嗟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4:吾师道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小题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参考答案:
小题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小题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置杯焉则胶
小题1: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小题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
小题1: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简述题
贾府抄家后日渐衰败凋零,为博贾母欢心,大家高兴,湘云建议给宝钗过生日,大家借此玩乐一番。可是宝玉为何中途退席?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参考答案:①宝玉想起了金陵十二钗的梦,感慨万千,又想起黛玉,伤心落泪,于是找了个借口出去。②宝玉又进大观园,在潇湘馆听到鬼哭,看门的婆子说自打黛玉死后,常听见哭声。③宝玉流泪说道:林妹妹,是我害了你,你别怨我,是父母做主,不是我负心。(2分)④众人来寻,袭人将宝玉拉走。


本题解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选段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贾府被抄家,林黛玉病死后贾宝玉在大观园思念林黛玉的情节。答题时,要结合着贾宝玉中间退席的原因,贾宝玉的语言描写内容等简述。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名句默写
小题1: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小题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
小题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8: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
小题9:寻寻觅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