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21:45:11
1、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一、读懂命题意图。这表面上是一道明确的命题作文,却隐含着温柔的陷阱。作文题不仅体现了命题人要求考生对自我的精神(生存)状态进行关注,而且进一步引导考生对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化进行思考。审题时要注意四方面:
首先,对“童年”的理解。童年本应该怎么样?或者说童年所承载的生活内容有哪些?如快乐、自由、纯真、创造力、想象力、好奇、求知欲强、亲近自然、顽皮、天性是玩等等,它的颜色应该是五颜六色的。童年的基本内涵是身心两方面健康地成长,这一点考生必须明确。
其次,对“找回”的思考。为什么要找回?现在的孩子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对这些现象要进行反思,现在孩子的童年承担了很多不应承担的压力,被剥夺了很多本应该有的机会。如城里孩子有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各类“兴趣班”,难得的有亲近山水成机会,更难有摸鱼摸虾这样的生活体验。同样,农村孩子很多是留守孩子,常常体给不到父母团聚的幸福。
再次,什么原因让童年的很多美好的东西流逝?即为什么要找回?一、社会方面。过分地追求经济而使灵魂落在后面。一切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快餐化、速成化。各种混乱的信息的误导使孩子早熟,童年被污染,混入了很多童年本不应有的东西;主流意识引导的缺失使孩子价值迷失,承受力差,甚至厌世轻生;竞争的日益加强,使童年承担了很多本不应有的东西。二、家庭与学校方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的拔苗助长,扼杀应有的天性。父母过早的恐惧使孩子童年蒙上了“好心”的阴影。
最后,化大为小明旨意。童年的内涵很多,写作时一定要进一步具体明确化,找回到童年的什么。如立意为:找回了童年的自由,找回童年的纯真等。
二、把握构思走向。
如果是写记叙文,关键点在于真实感人。构思1、可以描写成长的烦恼、学习的压力而渴望回到无忧无虑童年,用画面梦回式找回童年而获得些许的安慰。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构思。构思2、可以描写找大后的种种困惑,用先叙后议式对其进行思考与剖析。3、可以写现实中碰到一件事,突然让我找回到童年时的一种感觉。
如果是写议论文,关键点在于回答找回童年的什么,为什么要找回,如何找回。如构思,主旨(找回童年的纯真)。自然起兴(溪水之美在于其恣意地流淌,黄山松之劲在于其旁逸地生找……万物都因为展示其纯真自然的一面而美)举例(海伦凯勒手中梦想一切的笔,雷锋的那双真诚助人的手,白求恩手中一心为人的手术刀)。总结(童年的纯真是初冬的第一场雪,洁白天霞。是一切幸福的源头)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贫穷中,颜回这样生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法国的巴尔扎克看到:在贫穷笼罩的地方,谈不上贞操与罪行,也谈不上道德与智慧。奥地利的莫扎特认为:贫穷造就了饥饿,也造就了英雄。
全面理解材料,也可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三则材料写了三个不同国度的名人对贫穷的理解。颜回的看法是苦中作乐,甚至是以苦为乐。巴尔扎克眼中的贫穷,却是生活的重负逐渐沉淀所凝成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别人能轻易言传的。当生活把人反复折磨之后,有的人就离开了人的是非世界。我们说某个人如何如何,往往不是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可幸如此,可悲亦如此。奥地利的莫扎特认为贫穷造就了饥饿,也造就了英雄。同样的贫穷,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同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点评:写作文时,最忌讳把材料扩展成一篇记叙文。有些同学受平时习惯的影响,动不动就写记叙文,而且把材料扩展成一篇记叙文,这种写法是不对的同学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别受心理定势约束,而是要根据考试作文的要求判断选择最适合的文体比如我们这次考试,最适合的文体应该是议论文其实,作为材料作文来说,最适合的文体一般来说都适合写议论文。还要注意不要把文章写成论据的堆积。有的同学一篇文章中都是论据的堆积,并且缺少过渡转折,油还是油,水还是水,就只是几个故事放在一起,不能连成一篇完整的作文还有的同学论据的记叙太长,给人的感觉是一篇记叙文,有点喧宾夺主因为议论文的记叙不能太长,记叙是为了议论服务的,所以同学的记叙语言不能过长还有同学的文章结构不要过于花哨空洞,别动不动就“题记”、“后记”之类的玩意也别把文章分成一、二、三的形式,因为一篇文章只有八九百字,没必要分得太散。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等,其中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责任
昨天
陈胜为了拯救众多生活在暴秦统治下劳作的人民,毅然发动起义,震动了秦朝的统治;康有为、梁启超为了拯救日渐衰败的清王朝,奋然发动了公车上书,进行变法运动;孙中山为就民于水货之中,救国于危难之中,决然发动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力。
回望过去,历史上有众多的人担负起拯救国家,拯救民族的责任。从陈涉、吴广起义,到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再到后来的辛亥革命,不管他们是否成功,至少他们毅然担负起这份责任的勇气是伟大的。
今天
如今,我们又遇到了太多的不幸,但这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的重要。
当洪水到来时,是解放军担起了保卫人民,保卫家乡的责任;当“甲型h1n1”到来的时候,是医生和白衣天使担起了控制疫情、救治病人的责任;当地震来临时,伸出援助之手,是我们大家的责任。
而如今的我们,做好份内之事,努力学习那是最起码最本初的责任。我们唯有在自己一方狭小的天地里认真学习,脚踏实地,才有可能以责任的背负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明天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也许会更加幸福美好,也许会面临《2012》中的大灾大难。但是,我们知道,即使明天会有更大的风雨,我们也能笑着走过来。至于那份责任,我想也不会再有人躲闪和逃避,因为那份责任是属于我们的。
人生在背负责任中前行,愿我们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道路如何曲折,地球怎么转动。不管将来有什么样的责任等待着我们,我们会用肩膀去扛起那份责任,为别人,也为自己!责任也许是永远尽不完的,但我想只要我们每个人尽力去做,也就足够了。
让我们插上责任的翅膀,飞向广阔的天空……
本题解析:此题为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关键句比较明显“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 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根据作者的情感倾向性原则可知,立意应该围绕“责任感”,可从什么是责任感、为什么要有责任感、怎样才能负起责任等角度来思考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没有辉煌和光明,只有灰暗和贫困的青年,请教一位经常和别人谈论命运的禅师:“我的命运在哪里?”禅师让他伸出左手,看了他手掌上的“生命线”“事业线”之后,要他将手掌再慢慢握起来,问:“你说这几条线在哪里?”那青年答:“在我手里啊!”说完,他恍然大悟:原来命运就在自己手里啊!
请以“握住你的左手”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有人会问:“命运是否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会毅然决然的回答他:“是的。”有一句话说得好:“人定胜天。”命运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我们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改变上苍给我们的“厚礼”,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处世态度。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我们无法改变出身,却可以控制人格。
命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不必仰头瞻望,也不必俯身寻找,他就在你的手中。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你只有量力而行,才不至于老是因为目标得不到实现而痛苦不堪。快乐是需要理由的,不快乐也是需要理由的。什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理由,也有自己不快乐的理由。关键是,你是否主动去寻找那些快乐的理由。
即使有一天你不得不背负巨大的苦难,也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于受挫于起点,失意于前段的黯然伤心,命运会赐予它一个最好的补偿,那就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让我们带着现实的态度,以稳健的步伐大步朝前走去,去履行自己的人生,去实现自身的价值。雨果曾说过:“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让我们在命运的磨练之中,学会勇于面对。
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失败并不可耻,在跌倒时,我们应该站起来,接着去迎接其他挑战。人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不要留恋逝去的梦,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艰难的人生旅途中,就会充满希望和成功!
古今中外挑战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中国的陈景润,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服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以至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还有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而是自暴自弃,相信她可能只是一个让人可怜的残疾人,但她用自己的毅力创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他们接受命运,但不卑怯。他们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因此都取得了成功。
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不管昨天的自己有多难堪,有多无奈,有多苦涩,都过去了,总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就让昨天把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痛远远地带走吧,而今天,我们要重拾信心,点燃希望的火把,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分每一秒,带着种种收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所给话题,也就是围绕着所给谈话中心,谈话内容,谈话由头写成的文章,便是话题作文。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的要求只规定话题范围,而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话题作文缩小了对考生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考生可以在作文中最大限度发扬自己的长处,写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创造力。
写作提示:①审题:一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原来命运就在自己手里”一句揭示了这篇作文的主旨;二要看材料的指向,“一位没有辉煌和光明,只有灰暗和贫困的青年”是指身处逆境的人。从材料中不难看出,“握住你的手”是把握自己命运的意思,命题的意图是写在身处逆境时应怎样对待命运。②展开联想:“命运”这个话题很宽泛,由此可以联想到许多人和事,甚至可以联想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如动物园里的鸟兽的命运就不一样,养在鱼缸里的鱼和海洋里的鱼的命运就不一样。要使作文写出新意,首先要在联想上下一番功夫。③选定文体:写议论文,可以阐述“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一观点;写记叙文,可以记一个人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过程;写散文,可以抒写不同人的不同命运引发的感慨,或采用片段组合的形式,谈自己对“命运”这个话题的理解。选用文体时,要扬长避短,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有一种________是顺其自然
“自然”所指太丰富了!而对于“顺其自然”,或者赞成,或者反对,或者……你应该有自己最想要说的话。请选择一个最适合表达自己感受和思考的角度,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