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21:39:34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农民培养孩子的三句话:
1. 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
2. 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
3. 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还有饭吃。
城里人培养孩子的三句话:
1. 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爸爸妈妈来办;
2. 宝贝,记住不能吃亏;
3. 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和思考,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富豪如何调教接班人
在中国社会,父母总觉得让孩子开口闭口都提到钱,是很市侩的事情。今时今日,我国不少人已有此高瞻远瞩,甚至,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到国外。
许多富二代,却往往因“炫富”而造成其他问题。这跟国人的财商教育,是不是有点关系?
去年,在伦敦掀起了一连串针对我国留学生的偷、抢热潮,最轰动的一起是七名中国留学生合租的三层房屋被贼人洗劫一空,大量现金被抢了不说,连笔记本电脑、照相机、iPad、iPhone全部拿光。当地的媒体其后追访了一些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发现他们自成一个圈子,吃喝玩乐、买手表玩名车。
而可怜的是,他们不是不想结交其他圈子的朋友,只是那些清贫的学生都忙于打工赚生活费,没时间陪他们玩。
除了是“受害人”,中国留学生有时也会饰演“加害人”。同样在英国,一位中国硕士学生因为论文差几分没及格,从口袋掏出5000英镑向教授“买分数”,不得逞后还故意从外套里掉出一把手枪以作威吓。学校报警处理,结果这位一边读书一边在父亲公司工作、年薪高达230万人民币的富二代,被判入狱1.5年。“富二代”留学生的诸多问题,不光影响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甚至引起了中国人的内讧。近日先后有一起中国女留学生遇袭的案件,一起在法国著名产酒区波尔多,6名中国女生因噪声问题而被3个暴徒袭击,其中一人严重毁容。人,总有恻隐之心,听到同胞遇害,理应义愤填膺、谴责凶徒;但是网民对这两起案件却有迥异的反响,有人表示对法国极度失望,立誓以后不喝波尔多红酒,也有人认为她们反正是“富二代”,死了也活该!
是什么造成这种撕裂现象?是不是有不少人都受够了“富二代”、甚至是“富一代”的气?
天下乌鸦,也不是一样黑。上文提到的伦敦媒体对中国“富二代”留学生的追访中,也找到好些低调勤劳、自力更生的“富二代”。例如一位来自深圳的女生,父亲是金融和房地产巨子,她却一直很低调,毕业后留在当地过上班族的生活。她说她也有不少“富二代”同学,毕业后立即回国继承父业,立即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她也表示,即使家里有钱,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事业理想。
这要归功于什么?就是家庭教育、财商教育。
说到底,近年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在世界各地引起的热议,不过是家教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富二代”呢?且听听这个故事:在德国汉堡有一个富有家族,他们已经很多代人无须工作,单靠财富滚存已能过超豪华的生活。在孩子18岁的时候,做爸爸的吩咐他独自出去旅行最少一个月,给他的旅费却少得不能想象——结果这儿子40天后回来,家人用最名贵的香槟、美食为他举行欢迎派对,庆祝他成为大人。
这位富家子看着满室的名酒美食,回想起过去40天吃面包、喝白开水,晚上叩门借宿,有时只能睡马槽的日子,这时桌上任何一杯香槟的价格,都足够他整天的花费了。他把想法告诉父亲,父亲对他说:“我花的是我的钱,你花的,也是我的钱。”那一刻,他真正长大了,父亲已经将人生真正的“财富”传授给他了。
如果父母不懂得“富”的真义,只懂得在子女临上飞机到外地留学时把钞票往他们口袋里塞,富二代的负面问题,只会无休无止。
本题解析:
这三句话的对比,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强调育儿理念;第二,讽刺社会现实。
一、育儿理念
1、父母是否能够放手让孩子充分“独立”?
农村人说“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表面上,是一种无奈,出于生活窘迫的无奈,爸爸妈妈就这么呆在穷山窝里辛苦一辈子,没什么钱,不能给你什么好的条件,不能帮你什么,所以,你只能靠自己,你一定要争口气闯出去。然而,这种无奈,却在无形之中造就了农村孩子独立、坚强、勇敢、自食其力、负责任的性格。这正是我们现在积极倡导的育儿理念:放手。
城里人说“你好好学习就行,其他事爸妈来办”,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不用自己洗衣服、不用自己做饭,甚至连早晨刷牙的牙膏都是妈妈挤好的。毫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离开父母的羽翼保护,根本无法立足。孩子没有自己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困难的机会,于是日后经不起任何挫折,因为以前都是父母把难题解决掉的。而且,不独立的孩子也没有责任心,一旦遇到障碍只会抱怨别人。
2、“好好学习”是不是最重要的事?
城里人反复提到“好好学习”,确实有一些这样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小就给孩子填压很多知识、灌输很多技能,上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等孩子上学读书以后,只盯着考试和成绩单,只关注100分,认为“好好学习”是唯一的出路,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好孩子的唯一标准。
“学习”,确实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儿;“学习能力”,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但是,这绝不仅仅是指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在校园里学习科学技术、考试成绩得了多少分,而是指生活的各个组成部分,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不断的思考和学习。
现代社会,“保鲜期”越来越短,知识如此,爱情如此,如果不想被竞争大潮所淹没(与同行的竞争、与第三者的竞争),不想危机重重四面楚歌(经济危机、事业危机、婚姻危机等),那么,一个人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使自己不断地“增值”,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所以,育儿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学习了多少知识或技能。只要拥有了“学习能力”,就能很快适应环境,掌握技术,领悟真谛。
3、做人,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是斤斤计较不吃亏?
“一定不能做伤害人的事”和“记住不能吃亏”,我暂且不分农村人和城里人,因为这两句话未必是农村人和城里人的区别,好像所有农村人都很善良、所有城里人都很势利,未免太偏激了。实际上,不同性格的父母就会对孩子有不同的导向。
有些父母非常善良、纯朴、忠厚,所以教育孩子也要踏踏实实做人,要正直,对得起良心;而有些父母自己平时就喜欢斤斤计较,咄咄逼人,不能吃一点亏,自然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比较蛮横的。
吃亏不吃亏的问题,各人有各人的道理,我不罗嗦。但是我想说一点,吃亏和坚持原则,并不矛盾,很多人误以为吃亏就是无原则的退让。
4、父母的“爱”,对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还有饭吃。”这句话听了实在让人感动,放手让孩子去闯,充满了鼓励和信任,让孩子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同时,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爸爸妈妈,永远是你温馨的港湾,遇到风啊浪啊过不去了,别忘了你还有一个家!
“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首先是上面的第2个问题,是不是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拿“没饭吃”来威胁和吓唬孩子,是想让孩子为自己负责吗?是想激励孩子努力上进吗?也许,这种“激将法”对一部分孩子管用,但是,却把父母的“爱”变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换取你的学习成绩好。有条件的爱,还是“爱”吗?反正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冷冰冰的,不如上面那句温暖人心。
二、讽刺社会现实
“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
现在这个社会,光靠自己?没用!就算努力读了书、上了学,飞上枝头也未必变成凤凰,因为你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看看那些官二代、富二代,有权有势走遍天下都不怕啊。
“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事爸妈来办。”
其他事,都是什么事儿啊?拉关系、走后门、找靠山、入门潜规则?当某个灭绝人性的肇事者理直气壮地喊着“我爸是李刚”的时候,诸多网友义愤填膺,同时还有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哎,不是所有爸爸都叫李刚!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炎热的夏日,一只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
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它后退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
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昂起头,边
走边说:“葡萄还没有成熟,我敢肯定它是酸的。”于是狐狸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
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自选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不为失败找借口
“燕子去了,有在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在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在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啊!人生并非像四季那样周而复始反反复复,敢问我们手中还有多少日子可以浪费。
距离高考还有95天,这几天心里总是装这很多事,每当没人的时候,我总是问自己,来这个学校干嘛?不搞学习坐在教室干嘛?高考悄然而至,可是我却还没做好备战的准备。
不为失败找借口,这句老师常用来教育我们的话此时涌上了我的心头,开学那一段时间,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每当上数学课英语课时,我总会分心。每当老师问我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讲时,我却说,我眼睛看不到黑板,的的确确,我是看不到黑板,但这是我不搞学习的借口麽?后来,我几次找到班主任要他把我调到前面去,我说,老师,我不能坐在后面混日子了。也许老师看我还想学习,就把我往前面调,前三个星期我不敢百分之百的说我在认真听讲,但我敢说能听的我都听了,听不懂的我也听了。但后一段时间,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我开始那种学习态度也就松懈了许多。
想想这些,我都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老师,老师的一番好心,我却置之不理。
时间飞逝,几千个日日夜夜就这么轻易的从我们身边跨过,它曾留下过什么么?高考的紧张气氛已扩散开来,现在每过一天,心里的压力就会增加一点,聪明的人则会说,为什么不把这压力化为动力呢?是啊!这何尝不是一种方法啊!燕子去了有在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在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在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如东逝的水,一去不复返。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何不快快行动起来,能学一分是一分,听的懂的知识点绝不放过,在未来的90多天,我们得做点什么。
本题解析:寓意: 在经历了许多尝试而不能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些人往往故意轻视成功,以此来寻求心理安慰。本题构思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面对失败,不言放弃;人生中学会放弃;放弃需要勇气;别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我还是我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后花园,当我们感到烦忧或困惑时,打开后花园,里面春光明媚,行云流水,里面搭着逍遥桥,流着忘忧泉,飞着天堂鸟。走进里面,让心灵放飞……
——题记
清晨,被包裹在狭窄公交车上的我,穿梭于薄暮下的围城之中。不管是寒风暴雨,独自一人走在这条大街上已有无数次了,不知为什么这次觉得脚步如此沉重,仿佛脚下穿着铁鞋走在宽阔无比的磁物中,寸步难移。
大概是受了早上那件事的影响吧!得知被认为是稳坐宝座的我,被挤下了英语导优班的名列,顿时如五雷轰顶,辉煌一下子离我远去,心仿佛进入了深秋季节的树林。我像是在捡起落叶的那个人,我在苦笑着怀念那逝去的青翠。
我无力地走着,路仿佛格外漫长,突然,一束阳光强烈地刺痛我的双眼,这是多美的一景啊!太阳挣扎着想逃脱于地平线的束缚,那是一种不愿服输的性格啊!在阴云的笼罩下,太阳的光芒逐渐消失,取代它的只是令人恐惧的阴影。难道太阳还是无法战胜那无边的黑暗势力?然而,我想错了,一缕缕微光再次展现出来,它拼命地履行着那份执著,“皇天不负有心人”,阳光洋洋洒洒地洒向每一个角落,阴云屈服了!
我顿时醒悟了过来,自己的境遇和这景不也如此相似?原来自己不过是那没认识自己的青年人。有一个青年人常常埋怨自己的才能无法得到发挥,哲人便告诉他:“你能把地下的那一粒沙捡起来吗?”“这当然不可能!”青年人鄙夷地说。“如果地下是一粒珍珠,你还会担心捡不起来吗?”青年人明白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这就是自己,真实的自己。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懑,却依然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面对人生,我是不是从中得到些感悟呢?
真感谢那次我走进了自己的后花园,读懂了我并叩问了自己内心的那个答案。
一样的我,头顶着变幻的日月星辰,奔着脚下不停的步履,带着自己的特殊感悟,在属于自我的道路上奋勇追逐……
本题解析:
1.审题:“读我”即审视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能准确读出“我”的存在具有二重性:既渺小,又伟大;既是普通的,又是独特的。在“读我”的过程中,透出具有哲学意味的思辨。也可侧重于一方面:可写“我”的存在无足轻重,不必在乎自我。但渺小的存在自有它价值。因为海水的浩淼是由无数渺小的水滴汇聚而成的,所以,虽然无关紧要,却不可自轻自贱。可写“我”的存在不可替代,应该看重自我。个体虽微不足道,但“我”的消失,世界也便失去存在的意义;“我”虽普通的一员,但条件许可,“我”有可能影响周围的一切。文章可以写读出怎样的“我”来,可以谈为什么要“读我”,也可以阐述怎样“读我”,还可以对“读我”的行为进行评价。
2.可能存在的问题:
审题
(1)不少学生无视题目中的“我”,写读“你”,写读父亲、读母亲、读爷爷等,离题万里。
(2)把“我”异化成尘埃、沙石、武则天、王昭君、渔父、屈原等,以这些人物的视角和口吻来写。这样亦可,但不佳。
(3)“读”的主语是谁?当然是自己。有学生写父母他人,亦不佳。
文体
(4)记叙文,无描写意识,无亮点意识,不能卒章显志,流水账式多。
内容
写自己生活的少,胡编乱造的多,无痛呻吟的多,穿越的多,异化的多。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以“最前与最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柯勒惠支的版画《母亲们》:一群目光惊恐的母亲牢牢地拥成一团,她们相互偎依彼此保护,臂弯下是同样极度恐惧的孩子。
●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曾说过:“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生命,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关系及减少摩擦。”
●“拥抱运动”是印度最著名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他们紧紧的拥抱由于政府开发而即将被砍伐的树木,用自己的身体抵抗刀斧,对破坏环境者进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拥抱宽容
看到材料中的“拥抱”,不禁蓦然心动,它使我想起了一则寓言。
唐人李翱的《李文公集》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两人分乘国马和骏马并驾而行,骏马咬破国马长鬃之颈,使其流血不止,国马却仍驱行如故。骏马回到家中却浑身颤抖,草水不沾,待国马一番安慰用鼻子亲近、同槽共食之后,骏马才恢复如初。
骏马与国马之间的亲热与时下里人们主张的“拥抱”运动何其相似乃尔!无论是“拥抱”,还是“亲热”,,它们所展现的不都是一种博大仁爱以及宽容精神吗?
实际上,拥抱与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宽容最终将使伤害你的人情愿意或不情愿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席,接受自己良心的审判:骏马正是被国马宽容的心境所震动,而自责不已。这种无声的教育终将让良心未泯的伤害者受到正义的感召,走向正直的人生。"廉蔺相交"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倘若蔺相如也是个小肚鸡肠之辈,与廉颇斤斤计校、毫厘必究,恐怕赵国早已被强秦所吞并了。正是由于蔺相如的为国家不计个人利害的宽大胸怀,感召教育了廉颇,才使他负荆请罪。廉蔺相交,使强秦虽拥重兵而不敢轻易举兵伐赵。宽容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拥抱与宽容还是一种尊重与博爱。章子怡在美国华盛顿参加2006美国?中国电影节时曾经抱怨说,中国导演太“小气”,自己辛苦工作了好几个月,才换来华裔导演李安的一个珍奇的拥抱。而她与美国导演一起工作时,导演会不停地夸你,然后用肢体语言鼓励你、表扬你,让人心里暖洋洋的……中国导演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有些“吝啬”,不喜欢夸奖、勉励,不善于拥抱!有一次参加一个派对,自己坐在李安旁边,李安最终发现了自己。他说他注意到她工作很努力,值得拥有一个大大的拥抱。当时章子怡激动得禁不住哭起来,因为她等待这个拥抱太久了。“拥抱”不仅是一种肯定,一种宽容,更是一种开放的姿态,尊重的姿态!
相反,“力拔山兮”的项羽,缺乏宽容,先是屡出奇计的陈平和善于用兵的韩信离他而去,最后连最亲近的"亚父"范增也被逼走,只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可见,只有真正拥有宽容,才不会四面树敌,陷于窘境。
国马和骏马的故事,理应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面镜子,反省自己,理解别人。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日益紧张,时下不是有"生意场上无父子"的说法吗?一旦有人金钱、地位、名誉等冲突时,有些人就会丢弃宽容,拾起"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刀,劈向对手。其实,这些人不懂得宽容的意义。宽容,是幽谷香兰,使人愈嗅愈香;是峻岩劲松,使人愈压愈坚。
当然,宽容也不是无原则的宽容,不看对象的宽容。宽容的对象必须是"骏马"而非"劣马",是一些良心未泯、幡然改过之人,对穷凶极恶的歹徒、违法乱纪的恶人,决不能宽容。
古语说:有容乃大,能让为高。让我们拥有宽容的心灵吧。多年以后,你会发现,人生的道路上,你留下的是令人陶醉的瑰丽的风景。
本题解析:审读此题的要义在于对“拥抱”的理解。“拥抱”是个比喻形象说法,情景不同,内涵各异。“拥抱”是一种具体的“爱”的举动,是一种友善的行为;“拥抱”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和谐友好的精神;“拥抱”是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表现,是尊重信任;“拥抱”背后是体现人对社会的认识,一种向别人展示善意的方式;“拥抱”的实质是开放、容纳、信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典范。“拥抱”有层次之别,有个体群体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