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7-17 21:16: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默写(16分)
小题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小题2:?,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
小题3:既自以心为形役,??,知来者之可追。
小题4:?,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5:??,?;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小题6:?,秋水共长天一色。??,?;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小题8: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


参考答案:
小题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小题1: 既窈窕以寻壑,悟已往之不谏
小题1: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小题1:潦水尽而寒潭清
小题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小题1:落霞与孤鹜齐飞?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小题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小题1: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错一字不得分,所以要注意易错字。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不给分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李白《峨眉山月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又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柳永《雨铃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眼前推及别后岁月,即便美景怡人,也没有欣赏的兴致。


参考答案:(1)猿猱欲度愁攀援/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犹蒙矜育,特为尤甚
(2)肇锡余以嘉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
2.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3.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__________________。
4.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________。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怅寥廓/谁主沉浮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一片神鸦社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养生丧死无憾,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碧云天,_____________,西风紧,_____________。(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5)去年元月时,_____________。月上柳梢头,_____________。(欧阳修《生查子》)


参考答案:(1)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王道之始也
(3)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4)黄花地 北雁南飞
(5)花市灯如昼 人约黄昏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文化经典阅读(5分)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
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小题1】翻译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则是泽也                ②天下之民           
【小题2】孟子要离开齐国,却又在昼地停留三天。由这件事可见孟子怎样的思想品性?(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求  ②全
【小题2】①以天下为己任,渴望实现济世的理想;②不轻易放弃理想;③为实现理想,不意气用事、自恃清高(不拘小节)。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着重考查了重要实词的意义。解答类似题目一定要借助语境,“干泽”其实就是干禄的意思,因此“干”就是求的意思;根据语境很容易理解“举”就是全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抓住文中“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就可揣摩出孟子的思想品性。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9/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