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7-17 20:48: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杨意不逢,_______________,钟期既遇,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6)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参考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
(2)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3)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抚凌云而自惜/奏流水以何惭
(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6)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2: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小题3: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小题4: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小题5: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小题6:总角之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小题7: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小题8: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参考答案:
小题1: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2:凌万顷之茫然
小题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小题4:辩乎荣辱之境
小题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小题6:言笑晏晏
小题7:吟鞭东指即天涯
小题8:在明明德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凌”、“万顷”、“茫然”、“石栈”、“钩连”、“辩”、“蛇鳝”“晏晏”、“天涯”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默写.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激扬文字,___________。
2.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
3.真正的猛士,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参考答案:1.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4.风萧萧兮易水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①矣夫!”(《论语·雍也》)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注】 ①畔:通“叛”,违背(君子之道)。
【小题1】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小题2】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约”和孟子主张的“约”有何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博学”对于学习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2分)
【小题2】答案 孔子的“约”是“约束”,孟子的“约”是“简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孔子主张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孟子认为先要博学,进而详说,最后则须“说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说的简约)。( 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孔孟的言论,都提到了“博学”的重要性,尤其在学习和修身养性方面。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做好此题首先要读懂这两句话,尤其是对“约”的理解,孔子“约之以礼”中的“约”推断为动词,应是约束之意,就是用礼节来约束自己;孟子的“说约”可以推断“约”是形容词简约的意思,就是说话要抓住重点。知道“约”的不同理解,就可以做好此题了。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鼎铛玉石,??,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小题2:蒹葭萋萋,白露未已。??。《诗经·蒹葭》
小题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参考答案:
小题1: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小题1: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小题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