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20:33:08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也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成功人生在忘我
不要仰望高山的雄奇,即使你是一粒微尘,忘却自我渺小,依旧可以堆砌一个星球;
不要羡慕苍松的挺拔,就算你是一株小草,忘却自我平凡,仍然可以装点一方土地;
不要向往大海的汹涌,纵使你是一滴雨露,忘却自我普通,还是可以滋润一片泥壤。
有一种日子叫曾经,有一种岁月叫艰辛;有一种精神叫强健,有一种生活叫磨炼。雄关似铁,只有奋不顾身才可能而今迈步从头越;往事如风,只有得失两忘才可能义无返顾勇向前!
蝴蝶在花丛中翩然起舞,因为它忘却了挣脱蛹茧束缚的痛苦;
竹叶在月光下姿态婆娑,因为它忘却了冲破竹笋紧箍的压迫。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一个生命,伟大也好,渺小也罢,要将自身的能量释放到极限,往往是在一种逆境的磨难中,脚踩遍地荆棘,身迎枪林弹雨,搭一支忘我的利箭,把坚韧的弓弯到满月的弧度,一射而出,才能超越束缚,冲破迷雾,令人夺目。
不忘却霜欺雪压的苦楚和电击雷劈的残酷,一粒被遗弃在悬崖罅隙里的种子,何以能将卑微的身躯耸立成参天的大树?
不忘却摧肝裂肺的痛苦和呕心沥血的孕育,一枚被沉埋在海底深渊中的贝壳,何以能将枯涩的泪水酝酿成璀璨的珍珠?
忘我是一种精神的执着。当失聪的贝多芬用他那双灵巧的手在黑白键上敲出激情敲出爱意,追求自由呼唤光明,高扬达观的风帆,保持激昂的心态时,他是忘我的。他完全陶醉了,他完全痴迷了,他也许听不到,但他又分明“听”到了。他震撼着,也震撼了全世界。
忘我是一种心灵的洒脱。当神奇的庄子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豪迈地说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时,他是忘我的。他洁身自好,人格高标。不要功名富贵,不管得失荣辱。把自己雕塑成漫漫长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留给后人不尽的瞻仰和佩服。
忘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当那带剑的燕客慷慨地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捐躯的先烈从容地吟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原本平凡普通的生命被他们用忘我的精神打磨得亮丽晶莹。远处有舍生取义的孟子在为民请命,精忠报国的岳飞在纵横驰骋;怀抱琵琶的汉姬上马起程,变法流血的谭嗣同奋不顾身。近处有黄继光挺胸上前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烧似等闲;焦裕禄“心里装着兰考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孔繁森拖着病体为百姓谋福利……他们用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名字擦得鲜亮,在历史的某个页面上雄视千秋,令人感喟,使人钦佩。这些人如同银河系中的繁星一样熠熠生辉,纵使倒下,也能让世人为之流下感动的热泪。
忘我是芭蕾舞者那双畸形变态的脚,是亲兄弟那只骨节错位的手。生而为人,只有对他人的无私奉献,才有自我价值的全面体现;纵使为己,也只有忘我劳动努力奋斗无畏无惧不管不顾,才能迎来成功的眷顾。
梵高疯狂地涂抹着向日葵,忘我地燃烧激情,用一亿七千万的天价,让世人明白什么是艺术珍品;
苏轼潇洒地拄着拐杖,一蓑烟雨任平生,宜雨宜晴,且啸且吟,赫然登上了文学殿堂的最高峰;
袁隆平沉静地徜徉田间,潜心科研,不断实践,日晒雨淋,视若等闲,竟然使自己的名字响彻寰宇用自己的成果惠及世界!
让徐来的清风荡涤你污浊的心灵,让满天的星火点亮你不灭的明灯;让历史的余响震撼你疲软的心窝,让自然的音籁击穿你壅堵的耳朵——
请你听我大声说,成功人生在忘我!
本题解析:
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如此审题立意:追求忘我,不要把自己当做鼠,否则肯定被猫吃。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正能量。
在具体的写作中,我们就是要通过经历、想法来谈自己对于“忘我”的理解、体会。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好几件事;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经历;可以记叙,也可以抒情、议论,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森林里,参天大树不屑一顾地瞥了柔弱的藤蔓一眼,轻蔑地说:“嗤!没出息的家伙!居然要攀附着别人生存!”
?藤蔓微微一笑:“是的,我需要依?靠别人,但那不是没出息的表现啊!你不也是要依靠土地、阳光、空气和水吗?”
?参天大树满脸羞愧,在风中抖落了几片叶子。叶落归根,回报大地。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相互依靠着的。山没有水便缺乏了灵性,将军没有了士兵又如何成其为将军……
?请以“依靠”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天,一个富有的男人带看儿子进行了一次乡村之旅,他想让儿子了解乡下人是多么的贫穷。
他们在一家非常粗陋的农舍中呆了一天一夜。在回家的路上,父亲问儿子:“你觉得这次旅行怎么样?”儿子回答:“非常之好,爸爸。"父亲接着问:“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是多么贫穷啊?”
儿子答道:“大概吧。我们家里只有一只狗,而他们却有四只;我们只有一个喷水池,而他们却拥有一整条河流;我们的花园里有装饰漂亮的灯笼,而他们却拥有满天星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这则材料的中心是“贫穷和富有“的关系问题,无可质疑富人肯定是富有的。简陋的农舍在他的豪宅面前肯定会相形见绌,自愧不如。但是豪宅只限于一隅,而农舍却与天地相融合。于是,农舍的辉煌程度让豪宅难易望其项背。孩子的眼睛没有说谎,富人有钱但是依然贫穷。一方面贫穷与富有是物质层面的,是可以通过金钱等实物来衡量的。另一方面贫穷与富有是精神层面的是通过行为思想道德来衡量的。世上有两种人,穷人和富人,但世人通常认为划分他们的标准是物质和财富。其实不然,物质富有的人并不代表精神的富有,同样,物质贫困的人也并不意味着精神的贫乏。因此富人可能是“穷人”,穷人也可能是“富人”。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相通的。从这个辩证的角度立意可以写出比较不错的作文。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大学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四川成都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这位父亲从农村到成都打拼并小有所成、很会算账:读大学四年要花8万,不读去打工则倒挣8万,省的加上赚的就是16万。大学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也就两三千元月薪,需要四五年才赚回投资,所以,读大学是“肯定会失败的投资”。这位父亲还现身说法:自己只读了小学,但比好多大学生赚得多。他甚至认为“捡垃圾都比读书强,我们门口捡垃圾的每年都能赚两三万,很多大学生出来都赚不到”。
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对玲玲父亲的看法褒贬不一。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如何破除“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在大学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四川成都槐树店路的玲玲(化名),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玲玲的父亲所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在网上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这也折射出社会对大学教育不满的情绪。在笔者看来,这位父亲可以对读大学进行如此判断,但却不能剥夺孩子上大学的权利;从孩子已成年角度,他也可以拒绝为孩子提供学费支持,但在上大学问题上,还是应从长远计―――上大学要算“投资账”,但更应该算教育账。
我们承认,这名父亲的经济账或许是对的。他说,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肯定需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开始打工,四年至少可以赚8万,这样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都可以拿去投资个房子做首付,或者直接开个店做生意也能赚钱。可是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可是,读大学还有发展人格、完善自我的非功利价值,难道人生就只追求金钱吗?
毋庸回避的事实是,在我国社会,功利教育盛行,读书对于很多人而言,只剩下功利的价值,而一旦功利的读书价值下降,读书就变得无用,这与我国的整体教育模式和目标有关。在基础教育中,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升学作为唯一的奋斗Q标,没有针对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生存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混一张文凭是很多人的追求,以前文凭还比较值钱时,大家认为读大学有价值,而当文凭不值钱―――仅凭一张文凭找不到好工作时,就认为读大学没意义,加之近年来大学办学严重同质化,甚至有的学校、专业教育严重空心化,不能给学生多少真正的教育,这种情绪进一步增加。或者说,是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制造了功利教育观。
对于这起事件,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引起反思,虽然不把上大学作为唯一的成才选择,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中,其实是社会的进步,意味着学生的教育选择多元、成才选择多元,但在我国当下,不选择上大学其实充满无奈情绪,这就需要大学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育回报率。如果大学办学质量低、教育回报低,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学生选择放弃高等教育,并产生放弃高中教育、初中教育的连锁反应。其实,我国每年已有200万左右的学生以各种形式放弃高考,只是由于学生做主放弃,或者家庭和学生共同商议放弃,没有像这位父亲要求孩子放弃具有新闻效应。
另外,我国社会应该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空间。据报道,这名学生其实想通过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而不是依靠父亲的资助,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也有助于其自强自立―――父亲的不允许,恰可以给其自主锻炼―――可她仔细研究了相关政策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够不上贫困的资格,无法申请贷款。这是不应该的。在国外,不少国家的助学贷款基本覆盖所有的学生,凡是想贷款上学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这可以让学生自强自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读大学,而不需要家庭的资助。以美国为例,一个本科生最多可以借4.6万美元,一个研究生可借13.85万美元。助学贷款学生享受较低的利益,而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则能得到政府的利息补贴,自己不用支付大学期间的贷款利息。我国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允许所有学生都可申请助学贷款,而对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实行免利息。
如果我国能推行这样的制度,也就表明我国教育部门和大学真正重视学生自强自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切实关注受教育者的权益。当学生能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大学学业时,这样的大学竞争力必然更强―――不能回报给受教育者教育价值,受教育者选择借款读书干啥?所以,如果能以这起事件来推动我国助学体系的改革,那么,这可以视为我国大学在应对读书价值下降时做出的积极举措。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时事评论性的材料作文题目,时事评论类作文要注意观点一定要明确是赞成还是反对,在行文中要针对材料产生议论,尽量概述或适当应用材料后展开议论,角度可以深入挖掘,对事件定性,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也可列举同类事件寻找共性,唤起人们的关注。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话题 -------- 友善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那个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紧。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后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阅读材料后,请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写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领会话题的精神。话题材料以寓言的形式,通过风与太阳的对比,揭示了“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的道理,写作中最好也能体现出这样一组对比,即不仅诠释“友善”待人的重要性,还要拿它与“愤怒、暴力”等作比较。2、既可以从大处着眼,谈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须友善相待;也可以从小处落笔,谈善待身边的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还可以换个切入点,写人类应善待自然、保护环境。3、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除了写成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外,还可以采用书信、日记、演讲稿等应用文体,或发挥想象,编写童话、寓言、小剧本等。
说友善
哲人说:“友善是道德中最大的秘密。”
——题记
什么是友善?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少年在企图行窃时,被躺在床上的一位女孩发现了。女孩并没有报警,而是装作并不知道他是小偷,热情地邀请他与自己聊天。他们聊得挺开心。少年临走前,女孩用自己的阿马提小提琴为他拉了一首曲子,然后又把琴送给了少年。后来,当少年再去找女孩时,女孩因患骨癌已离开了人世,在她青色的墓碑上镌刻着“把友善奉献给这个世界,所以我快乐”。少年从此变了样,他在贫困和苦难中重拾自尊,心中燃起了走出逆境的熊熊烈火!最终,昔日的少年成材了,在世界第一流的悉尼大剧院,他深情地拉起了悠扬的曲调——把它献给那位女孩。
小女孩善待少年,是为了体面地维护他的尊严。她也许永远不会意识到,她的友善、宽容和爱心——就如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底上,怎样震撼了一个迷途少年的心,让他重新树立了信念,扬起生活的风帆。
一次友善的交谈,一首优美的曲子,就这样改变了人的一生!其实,温和与友善在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也曾真切地感受过。
有一次,我在推自行车时,没有注意到路边的行人,一不小心,把一位老太太的裤子给扯了个大口子。我一时不知所措,只能一个劲地道歉。我该怎么办呢?我本以为这次我将难以脱身了。
我摸着口袋里的钱,希望那仅剩的30元能解决问题。我抬起头,刚想说出“赔钱给你”,不料老太太淡淡地对我一笑:“看看,我都老糊涂了,走路也没当心,小姑娘,别在意,别在意啊。”我顿时愣在那儿,眼看着老太太转过身,渐渐走远了……从那以后,我养成了推自行车时先看看旁边是否有人的习惯,因为那淡淡的一笑已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
友善是什么呢?我想说,友善是天空,包容天地间的万物;友善是氧气,孕育新的生命;友善是阳光,是雨露,照耀、滋润着美德的生成。
朋友,请奉献你的友善,那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润滑剂,心与心沟通的桥梁,也是一种爱的储蓄;它让你和你身边的人感情更纯真,也让这个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点评]本文作者结合阅读所得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阐明了友善能滋润美德生成和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道理,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