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2017-05-08 10:44: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小题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为表现。(2分)
【小题2】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仁”的各自看法。(4分)



阅读题  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小题1】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 ”的行为表现。(2分)
【小题2】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仁”的各自看法。(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自暴者:诋毁礼义。自弃者: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
【小题2】示例:孔子认为仁是根本,离开了仁这个根本,就无法很好地实施礼和乐,礼和乐的意义也会丧失。孟子认为仁是人最安适的住所,是人的归依,人要拥有仁,否则是可悲的。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其实就是文言文句子翻译,根据上下文疏通文意即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弄懂句子意思,理解反问句的含义;“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是孟子的观点,把它翻译过来,疏通一下就是本题的答案,所以本题考查的还是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所属考点:【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Care is no cure. 忧虑治不了病。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