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材料一:“点,尔何?【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2017-04-10 05:35: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沂水春风》
材料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小题1】孔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曾点所描绘的和谐盛世图景。请简要概括。(2分)
                                                                                           
【小题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儒家“礼”与“和”的关系。(3分)
                                                                                来源:91考试网;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材料一:“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沂水春风》
材料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小题1】孔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曾点所描绘的和谐盛世图景。请简要概括。(2分)
                                                                         0;                  
【小题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儒家“礼”与“和”的关系。(3分)
                                                                                           
本题答案:
【小题1】礼乐治国。(礼乐教化)(2分)
【小题2】礼的作用是以和为贵,在维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同时,也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各安其分、以保持社会安定。(1分)另外,又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1分)礼与和的关系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即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知孔子认为礼乐治国才能达到和谐盛世。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根据“礼之用,和为贵”可品味出礼的重要性,再根据“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可品味出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Counsel is no command. 劝告不是命令.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