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2017-04-04 14:24: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材料一: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材料二: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小题 91eXaM.org1】颜渊为何感叹“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请根据文段,简要概括。(1分)
                                                                            
【小题2】从材料二看,孔子培养人才的最理想的目标是什么?请结合现实,加以评析。(4分)
                                                                          



阅读题  材料一: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材料二: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小题1】颜渊为何感叹“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请根据文段,简要概括。(1分)
                                                                            
【小题2】从材料二看,孔子培养人才的最理想的目标是什么?请结合现实,加以评析。(4分)
                                                  60;                        
本题答案:
【小题1】孔子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知礼懂礼,这些不是弟子赶得上的。(1分)
【小题2】孔子认为培养人才最理想的目标是:这个人有智慧、清廉、勇敢、多艺,再加上礼乐修养使之有文采。(2分)评析:孔子提出的“成人”标准,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格健全的人。当下,我们要纠正那种过分“功利化”的价值观,要有担当,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2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颜渊对孔子及其道,仰高钻坚;对孔子教人,循循善诱,博文约礼,欲罢不能;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颜渊之叹,见其对孔子及其道体会知之深切。颜渊发出他虽然想跟从它,但我无路可以到达的喟叹,主要在于孔子的学问、品德、知礼这三个方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考生要理解材料的内涵。它一般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一定的信息。因而诵读语段,扫除文字障碍,弄懂文本意思,是做题的关键。
【小题2】试题分析:理解材料二的意思,把握孔子培养人才的最理想的目标。孔子说:““有像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熏陶,就可以算是个完美人了。”可见孔子认为培养人才最理想的目标是:这个人有智慧、清廉、勇敢、多艺,再加上礼乐修养使之有文采。联系现实,就是与现实社会中所倡导以及存在的不良现象的评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化经典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对经典文化的分析评价,理解文本的内容是关键。要尽可能地读懂文化经典的字面义,即使语段中有些字难以扫除,也应把握语段整体意思,并能抓语段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或句子,结合经典的一些思想进行理解和分析。


本题所属考点:【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After a certain number of years.our faces become our biographies. 经过若干年之后,我们的面貌就成了我们的传记.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