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一)孟子曰:“无或①乎?【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2017-04-04 14:23: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一)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二)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②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尽心下》)
【注】①或:同“惑”,奇怪。②介然:经常。
【小题1】从选段(一)来看,“王之不智”体现在 “                          ”,孟子认为国君要做到“智”,应远离            ”。(请用原文回答)(3分)
【小题2】请简要概括以上两个选段所阐述的道理。(3分)K^S*5U.C#O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一)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二)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②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尽心下》)
【注】①或:同“惑”,奇怪。②介然:经常。
【小题1】从选段(一)来看,“王之不智”体现在 “                          ”,孟子认为国君要做到“智”,应远离            ”。(请用原文回答)(3分)
【小题2】请简要概括以上两个选段所阐述的道理。(3分)K^S*5U.C#O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答案:
【小题1】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寒之者(3分)
【小题1】⑵为人处世贵在向善有恒,坚持不懈方有所成,半途而废必将远善失道。(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所以不智。吾退而寒之者至矣,也是不智,要体现智,就要吾进而寒之者退。
【小题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体现没有恒心,介然②用之而成路,经常体现有恒。所以两则材料都在阐述要有恒心。
【参考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 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孟子·告子上》)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孟子·尽心下》)


本题所属考点:【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If I have done the public any service, it is due to patient thought. 如果我为公众做了点事,那要归功于耐心的思考.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