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路曰:【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2017-04-04 14:04: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其他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
(1)以上最能反映“正名”具体内容的一句话是                         
(2)为何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
                                                                    



其他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
(1)以上最能反映“正名”具体内容的一句话是                         
(2)为何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
                              &# 160;                                     
本题答案:(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正名”指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分。当时礼崩乐坏,名实不符,“正名”就是为了维护旧的等级制度,是实现儒家思想的重要手段。所以孔子非常重视正名。
本题解析:略


本题所属考点:【名句名篇默写】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Think not on what you lack as much as on what you have. 少想自己欠缺的,多想自己拥有的.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