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15 02:59:49
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5分×2=10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小题1】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小题2】第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5分×2=10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小题1】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小题2】第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本题答案:
【小题1】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2)二是自己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中凄迷怅惘,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3分)
【小题2】三、四两句因内心之情感受外物,以环境景物体现人物心情。(2分)一个“乱”字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写真,莺啼本无所谓“乱”,是诗人心绪烦乱,才觉得欢 快的鸟鸣啁哳难闻。(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诗歌鉴赏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常常在题干中给出很多暗示。比如本题,“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言外之意,本诗中的“春半如秋”应是伤感之情。本题要求回答的是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引发情感的无外两点,一是景,一是事。从景上来看,标题中已有“二月榕叶落尽”第四句中又出现“榕叶满庭”,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自然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从事上来看,注释中有“遭贬”的境遇,第一句中有“宦情羁思”的直白,惨淡之景自然引发了惨伤之情。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本题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题干中说“三、四两句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既考查景又考查情感。“山城过雨”,人们似乎还难于体味这场雨的份量和内涵,故后面紧接着补写了“百花尽”三字。此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此一句,遥扣题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同时又引带出末尾一句。“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多檀椿树,冠大身屈,四枝旁出,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但是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叶落满庭了。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一重伤感情绪。那一个“乱”字,字面是写“莺啼”之纷扰,景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人的心绪烦乱,所以才觉得“莺乱啼”。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