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3-06 06:30: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恐龙灭绝了,但留下的化石依然显示出它们曾经的强大;孔子去世了,但儒家的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人们的思考;北京奥运结束了,但奥运的精神依然振奋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心……那些过去了的一切,虽然已经从人们眼前离去,但它们背后的某些东西也许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消失。
请以“?依然在”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中外名人传记卷帙浩繁,在我们心灵的广场上,矗立起一座座巍然耸立的精神雕像,供我们景仰,其间的不少卓越人物已成为我们追慕的英雄。
请你从读过的名人传记中选择一位人物,以“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明确文章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你是我心中的英雄——刘翔?
 ?  田径比赛,特别是径赛,可以说是体育运动的最重要的项目,是综合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却也一直是中国体育乃至亚洲体育的弱项。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年仅21岁的刘翔一举夺得了110米栏的冠军,不仅完成了中国的零的突破,也是亚洲的零的突破。
  一夜之间,刘翔成了中国体育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也是许许多多中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在接下来的4年里,这个年青的小伙子,频频创出佳绩。在很多大家的心目中,刘翔已经成了中国体育的象征和代表。 
 相比于? 2004年的奥运会,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毫无疑问的,意义更加重大。每个人都热切的希望中国运动员能在自己家门口夺得更多的金牌。作为体育界风云人物的刘翔当然也成为众目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希望他能在北京创造新的辉煌。说实话,我也认为,刘翔如果能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其意义更胜于雅典的那次。如果雅典和北京,可以做二选一的选择题的话,我宁愿选择北京。
但是,奥运比赛不是让你做选择题。奥运比赛时现实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残酷的。奥运冠军只有一个,奥运冠军的宝座是每个运动员梦寐以求的顶峰。通往顶峰的道路是狭窄的,只容一人通过,其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是不言而喻的。
  刘翔在2004年的那场博弈中完美胜出,成功地站在了顶峰。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道路上的竞争,是一分钟也没有停止过的。在110米栏的项目中,可谓群英云集,古巴年轻的小将罗伯斯更是表现出色,不仅频传佳绩,更是在今年6月,打破了刘翔的12秒88的世界纪录。相比之下,刘翔最近的表现并不理想,于是很多人担心,这块金牌是否还能保住。
  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发自内心的希望刘翔能再次拿下这块金牌。但是,如果万一他失利了呢?如果他失利了,这个结果能否被大家接受呢?我不知道别人如何想,可就我来说,即使刘翔这次失利了,他仍然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古人云:“不以成败论英雄”。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风云变化,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没有人能确保自己是常胜将军,特别是在众多对手与自己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胜利与失败可能仅仅是在0.01秒那么短暂的瞬间中。成功的人固然是英雄,失败的,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勇士和英雄。
示例二:你是我心中的英雄
清纯而妩媚的外表,一袭白衣,坚毅而又自信的眉目,一身霸气,订立朝中,俯瞰天下,千古传奇,政绩斐然,她便是我心中的英雄——女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为后世留下了“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秘传。他年仅十五岁,便进宫侍帝,展头露脚。待太宗驾崩,高宗即位时,她更是稳坐后位,寻机谋位为帝,一统天下。称帝前觅人才,揽英雄,最终战胜群臣,先后废中宗、睿宗两帝改国号为“周”,登上皇座。这样的江山易主之不易之事,她尚且为之有道,更不必说治国修身了,故有:“武氏动眉天下震,挥手雷霆自天来。”
她善于选才用才,且颇通文史兼有心机。狄仁杰的出现足以见证武则天的慧眼独具,他文才出众,善于审查,被赞为:“堪称沧海遗珠。”而武则天能是这颗“遗珠”发出灿烂光芒,甚至照亮全唐,堪称用人之圣。武则天从不为狄仁杰的直言进谏恼火,反而警示众臣:“为人臣子当为君谋,不应慑懦误国。”一介女子,尚有如此心胸,无不令人颔首钦服。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为争权夺势,巩固统治,扼毙骨肉诬废皇后,维护大权诛灭宗室……但功过岂能相抵,在武则天称帝的四十六年间的后期,政治气氛宽松,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堪与贞观相比,故史称武氏统治期为“贞观遗风”。
武则天死后葬于陕西乾陵,树一块无字碑,不留只言片语,不歌功颂德,千古功过任后人评说。这种豁达胸襟和跨越历史的思想,又有几人能比?正视自我,不言对错;历史功绩,后人评判。
武则天以她的才智和胆识,成就了半壁江山和独具特色的“武唐”!成就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她是我心中的真正的英雄。


本题解析:一、写作思路
1.首先要查阅人物的主要事迹,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最能反映人物品质的一两个事例,具体地描述出来。
2.英雄人物表现出来的哪一种精神令你敬佩,是坚强,是正直,还是勇敢?
3.记述英雄人物事迹时,要有自己对人物的赞扬,表达敬仰之情。
4.英雄可以是众人皆知的—审题中注意“名人”二字。
二、文题释义
1.了解‘“英雄”的含义。英雄:指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2.回忆自己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物,想一想再说一说。
3.为什么要称他为英雄呢?是他的哪一方面品质打动了你呢?
三、素材链接
1、不屈服命运的贝多芬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困没能上大学,17岁时患了伤寒病和天花病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26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的越来越旺盛了,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
2、塞尔维特与“血液循环论”
古罗马名医盖伦提出的血液是肝脏制造出通过血管流向全身,被身体各部分吸收,一去不再返回的理论。被当时的教会奉为神明。可16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生理学家塞尔维特,经过钻研,大胆向盖伦的理论挑战在巨柱《基督教的复兴》中,提出人体中的血液是循环流动的,血液先从心脏的右心室流出来,经过肺,再流回心脏的左心房是著名的血液循环理论。教会希望塞尔维特放弃“异端邪说”,但塞尔维特毫不动摇。在被教会处以火刑时,神父说:“只要你宣布放弃自己的学说,现在还来得及!”但塞尔维特毫不动摇,英勇殉义。
3、布鲁诺献身真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丹诺.布鲁诺,坚持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不肯放弃科学真理,受到以教皇为首的反动统治着的长期迫害,但他毫不屈服。当他受到费油浇身的酷刑时,面对烈火包围,反动统治者以为此时他也许会放弃自己的追求,但布鲁诺却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为真理英勇捐躯。
4、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如科夫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就这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作文立意:
A、严格要求出精品
B、虚心是完善的重要条件(上两个是本质意义)
C、要敢于"推倒重来"(这是从A、B项生发出来,从另一角度赞扬果戈里)
D、对自己创造的成果应取审慎态度
E、何必付之一炬(D、E是逆向思维,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仓促焚毁不一定就是严肃的态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人坐在镇外,一个陌生人问他:"镇里住的是怎么样的人?"
  "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老人问。
  "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慨、乐于助人。"
   "这个镇里的人也差不多。"老人说。
  另外一个人走到老人跟前问他:"这个镇里住的是怎样的人?"
   "你刚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老人问。
  "那是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自私、刻薄、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别人。"
  "恐怕你会认为这里的人也是如此。"老人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不行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
德国诗人歌德说:“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美国批评家罗伯特·林德说:“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忠告。”
请全面理解上面名言的含意,以“忠告”为话题,选择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