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7-03-06 06:01: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提示:是衣服脏?还是窗户脏?但愿不是别的什么脏了才好……
  读上面这则材料,细细品味我们的生活,自命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下面是丁聪先生的一幅漫画《两代人的反应》,请根据漫画展现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看清漫画的内容,联系现实展开。
②角度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


参考答案:
例文?传统要与现代接轨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高中课文中也有一些篇目,记得阅读的时候觉得写得很好,但真到剧场听戏,随着台上演员“啊哦咿”的演唱,恐怕大多数年轻人也会像丁聪先生漫画中的这位少年一般,脑袋低垂,双眼紧闭,呼呼大睡吧。
为什么传统戏曲吸引不了青少年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戏曲展现的生活远离我们吧。你看台上的这位演员,穿的是演出用的古代服装,一唱就是半天的“啊哦咿”,唱的多为地方音,叫人很难听得清楚;而且一句唱词往往拖上半天,能把人急死!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的特点,也不符合现代青少年的欣赏习惯。想要吸引青少年而得到传承,只怕难了。
因此我认为,戏曲要与现代生活接轨。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内容改造起,不要老是一些传统曲目,内容上要创新,要表现现实生活。古代的戏曲作品,不也是表现那个时代的故事吗?为什么到了现代社会,戏曲还要唱着那些老掉牙的歌子呢?我认为,只有表现现代人熟悉的生活,才能拥有更多的观众。
要表现现代生活,装扮上也得有所改变,不能还是传统的那一套,让人分不清时代。另外,唱腔也应该改变。地方戏特别应该像京剧一样,将普通话作为标准唱腔,便于听懂内容。当然了,一拖半天的“啊哦咿”恐怕也得跟上时代的节奏,不然谁耗得起啊!
有人会说,这样一改变,还能叫中国戏曲吗?我想还是可以的。我们牢牢保留了中国戏曲为中国观众服务、为现代生活服务的核心,摒弃一些不合理的旧形式,有什么不行呢?如果死抱住传统不放,那将既没有新的作品问世,又没有新的艺术方法补充,那么,这样的戏曲,随着能欣赏的老观众越来越少,最终恐怕只能进历史博物馆了。
其实,与现代生活接轨的岂止是戏曲,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很多已经开始和现代生活接轨了。如画家们用毛笔创作国画作品,就不再仅仅局限于描绘古代的人物和山水,而是展现现代生活,齐白石、张大千、范曾、黄永玉等等国画大师,谁不是用古代的笔墨、借助现代的手段展现现代生活的呢?而书法作品的与时俱进,不仅表现为在临摹古人墨宝中展现书法家的个性,同时也创造出了新风格的字体。其他传统艺术能与现代接轨,为什么戏曲就不可以呢?
只有接轨,传统艺术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吸引青少年,才能在继承中传承下去。
例文点评?
例文作者认真研读了漫画,抓住漫画中少年对戏曲毫无兴趣而沉沉睡去的现象,反思为什么戏曲不能吸引青少年,进而提出了戏曲需要创新的观点,并重点说明了该如何创新以及创新的价值意义。为使自己的说法更加合理,作者列举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创新而得以发展的实例加以证明,终能自圆其说,较好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全文思路清晰,紧扣主旨,有理有据,是一篇较好的习作。


本题解析:
丁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这幅题名为《两代人的反应》的漫画,展现的爷孙俩听戏曲时不同的反应。
首先,要看清楚画面的内容。画面由三个人构成,画面从左到右看,左边站在高处舞台上的戏曲演员画着古代的戏装行头,穿着大花的戏装,水袖,手翘着兰花指,表示正在演唱着戏曲作品。从口中发出的“啊哦咿”之间有着长长的、缭绕回环的弧线,表示声音的婉转延长,节奏缓慢。右边是台下,坐着的爷孙(孩子和老人)二人。中间的孙子(少年人)低垂着头,闭着眼,早已进入梦乡;而爷爷(老人)斜躺在座椅上,左手撑着下巴,右手不自觉的学着兰花指在膝上敲打着节拍,嘴角眼角上翘,满脸笑容,似已陶醉于美妙的“啊哦咿”中。
其次,看清提示画面的文字。画面文字有三处:一是演员所唱的“啊哦咿”,表示是戏曲演唱,且节奏缓慢。二是演员下面有“小丁80”,说明是丁聪先生1980年的作品。三是右下角的标题,明确点出在看戏曲节目的时候,两代人的反应截然不同。
第三,结合画面和文字明确主旨。丁聪先生通过这幅漫画中两代人对戏曲作品的态度,向我们揭示了如下一些观点:一、戏曲作品有着独特的魅力(生命力),受到老一代人的喜爱。二、戏曲作品节奏缓慢,不为青少年喜爱。三、戏曲作品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加以改革。四、年轻一代需要培养欣赏戏曲的兴趣。五、固步自封会导致戏曲作品走向衰亡。六、失去了青少年,就失去了未来。
第四,根据信息确定写作的要点。
上述观点(主旨)都可以成为写作要点,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我们,可以强调戏曲特有的魅力,如美丽的唱词,曼妙的歌喉,精彩的舞步,独特的造型等,说明应该理解传统文化,并继承和传扬传统文化。也可以批评戏曲没有与时俱进,固步自封,因而失去了年轻一代观众,最终会成为历史。提倡戏曲本身要积极行动,参与改革,创造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新形式。
第五,联系现实展开联想与想象。漫画所画的是戏曲问题,但不能限于谈戏曲本身,要学会展开。根据联想,我们明白,戏曲文化代表着传统艺术形式,这里老一代人和年轻一代对待戏曲的不同态度,实际是两代人对待不同传统艺术的态度,即如何看待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联想开去,在外来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冲击下,作为年轻一代如何看待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如汉字、书法艺术、国画、古乐器、民间艺术等,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光大传统文化,可作为写作点。同时,传统文化如何吸纳现代文化,如何中西结合进一步发展,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也可以作为写作点。学生写作中不求面面俱到,但必须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高三(1)班的主题班会上,张甲同学“要敢于选择人生的第二志愿,亮出人生的第二张名片”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争论。赞成者说:人生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选择第二志愿,亮出第二张名片。实质上是对自己的一次再发现。反对者说:有志者事竟成,实现理想要孜孜以求,不能半途而废。还有人认为无所谓第一、第二,顺其自然,尽力就好。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别样的追求,同样的精彩
有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名叫韩三平,他从四川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做了一名照明工。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让人热得汗水直流,他还要上上下下地调整灯光设备?他工作勤快,肯动脑,很快做了场记,之后,又由场记做到副导演、艺术中心主任、导演。他说,人生要勇于追求,不断地创造价值,这样才能彰显意义。?
弟弟名叫韩三明,是个矿工,18岁便开始了挖煤生涯。他皮肤黝黑,长相普通,因为在影片《三峡好人》里扮演四处找媳妇的挖煤工而出了名。有人说,这回老韩可放了光了,他说,我不是演员那块料,还是老老实实挖我的煤,一样能养家糊口。
韩三平执着于梦想并为之努力,终于从一名照明工做到导演,获得了成功;韩三明认为自己并不是当演员的那块料,于是抛弃意外而来的功名安于实际生活,老实挖煤,养家糊口,一样怡然自得。由此可见,别样的追求,同样的精彩,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是人生的智慧。
翻开历史的画卷,无数的先贤向我们走来,他们告诉我们淡泊也是一种美。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是,他深知自己容忍不了官场的尔虞我诈,认清了自己不是当官的那块料,既没有官场人特有的圆滑与心计,也没有官场人那副奴颜媚骨,污浊的官场让他觉得自己是“羁鸟”,生活在“樊笼”里,于是,他便毅然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享受到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享受到了“山气日夕佳”的美景,享受到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自由,享受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怡然自得。
“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李白,因诗名被皇帝召进宫中,侍候在皇帝左右,得到皇帝的恩宠,拥有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啊。可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李白认清了自己,他深知自己这样下去,不过是供统治者享乐的御用文人。 “大济苍生”成泡影,满腹经纶无所用。于是,他大吼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毅然离开了那个并不适合他的地方,以青山为伴,以白云为友,且歌且吟,怡然自得。?
而放眼今朝,他们却用自己的生活告诉我们:执着于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生命将如夏花般灿烂。
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从小就有当美国总统的梦想,但他出身于一个平凡家庭,既没有万贯家财,更没有显赫的家世,然而,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面对竞选资金问题,他用网上集资的方法解决;面对种族歧视,他用自己的智慧、真诚与朴素去说服民众?终于,这个扛着“改变和希望”大旗的年轻政治家,打破了美国的惯例,从社区底层崛起为白人政治圈中的黑人领袖。他的人生因此而更夺目。
别样的追求,同样的精彩。只要你认清自己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你的人生将精彩无限。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考生可以以“看法”为中心,从“赞成”“反对”“无所谓”三个方面发散思维,具体立意可以多向度展开。人生的选择不是唯一的。出于多种原因,人们往往将“第一志愿”的达成看作是成功人生的标志,有时明知不可而为之。其实,选择“第二志愿”同样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因为选择“第二志愿”的过程其实也是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同理,不为“第一张名片”所累,在认真履行“第一张名片”所赋予的职责的同时,拥有展示自己个性风采的“第二张名片”,可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写作时要把握好立意的“度”,注意展开辩证分析,避免片面化、绝对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来,网上有个话题讨论得很激烈:年轻的上班族该不该给老年人让座。
年轻人说,我们起早贪黑,真是上班拖着一身的睡意,顾不上吃饭,下班拖着一身的疲惫,顾不上休息,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了,可偏偏就有那么多的“关爱卡”让你遇上了。如果让座,对得起道德,对不起自己;如果不让,对得起自己,对不起道德。
老年人说,年轻人是社会的中坚,压力大,负担重,我们也知道,可我们也有出行的需要啊!
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转身”可理解为“转过身”和“一转身”。“转过身”,既有现实生活中“转身离开”“回眸凝望”等表象之意,又寓指人生中出现的重大变化或转折,人的思维角度或生活态度的改变;“一转身”比喻时间很短,稍纵即逝。你由“转身”想到了什么事情?有没有触动心灵的感悟?
  要求:自拟题目,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或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