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6 05:53:43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每一个出色的摄影师都知道“非常视角”的重要性,只要找到“非常视角”就能拍出最精彩的照片。生活中,“非常视角”也是不可或缺的,不寻常的视角使我们发现了美,抓住机遇,也使我们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
? 请以“非常视角”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作文
请以“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是一道由材料引出话题的命题作文,这个题目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生活中的“苦”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苦”是人们的一种感受。但这决不意味着它是虚幻的东西:相反,你可以看到它与我们生活中许多实实在在的事物有着联系。在历代杰出思想家、科学家的观念中,苦问题与人类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与人类的工作、劳动、创造、奉献、战斗,甚至与牺牲联系在一起。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是客观存在的,面对这些艰难困苦,消极悲观与积极乐观会让人或品出无限的“苦”或品出无穷的“乐”。
24.作文评分参照201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60分)
近日中国211所顶级中学榜单热传网络,新华日报认为对“顶级中学榜”不必当真。但是 “超级中学”现象在我国越来越突出却是不争的事实。不少“超级中学”甚至变身“超级企业”,不断扩张,建分校、连锁学校,成立国际部,扩大招生规模,积聚了当地和周边地区一流的师生资源,瓜分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名额,学生常年大比例考入一流高校。
以“我看‘超级中学’”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提示:1.有一个鲜明的观点;
2.有条理地分析说理。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近年来,各省“超级中学”崛起、高校中户籍为农村的学生比重下降、省区间入学机会差异等问题不断出现,让人们不得不深思:我们应该给那些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学生们一个怎样的“高校梦”和“中国梦”? “超级中学”大多集中于省会或大城市,其生源的一部分来自本市,另一部分从周边地区吸引而来。这类中学数量不多,却几乎垄断该地区的优秀生源和教师,加之拥有较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高考成绩连年优异,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超级中学”的出现加剧了教育的地区不均,城乡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上大学,尤其是上名校越来越难。写作时可以针对这些现象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探究“超级中学”出现的原因。
点评:本题所选的材料很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这一话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的,也是当今社会一在顽疾,以这类话题作为考试材料,有利于提高考生思索社会现象,探寻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体现了写作要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诗意地栖居。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我们往往被那一份诗意打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一种傲岸,“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一种沧桑,“守拙归园田”是一种高洁,“纷纷开且落”是一种安适,“脉脉不得语”是天涯两隔的哀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恣肆的豪情……然而我们生活的世界,却不全然是诗意的。
你怎样看待这“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态度?你的生活中,可有这一种或那一种诗意?请就“生活·诗意”展开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诗人荷尔德林认为: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确,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在梦的留白处轻轻点上一枚朱砂,让生有所息。又如那在淮水边垂钓的庄周,置楚王的使者于不顾,只让那句“吾将曳尾于涂中”不停地敲击着历史的回音壁,留下千年的震颤。而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不停忙碌的我们呢?是不是也应放慢脚步,去看看那朝阳夕月,落日惊风?放慢脚步,学会欣赏自然的韵之美。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可有多少人能抚平自己躁动不安的心,去闻一闻阳光的香味,让它在你的心尖徘徊呢?停下车,看看你身边的绿色,不仅让那明亮而轻快的绿映人你的眼眸,也让它滴人你的心扉。看看露珠滑落草儿时的晶莹,看看红枫飘到地面时的落寞,看看那江南的青莲,看看那雨后撑起的灰色大伞。没有什么能比这些更让你舒畅的了。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自昼听棋声。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幸福,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每个人心中总有一种对幸福的期盼,总有一种对幸福的描绘,总有一种对幸福的追求。今天,人们最关注的是幸福、幸福感、幸福指数,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幸福在谋划,在实施。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己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⑤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