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6 05:51:46
1、其他题 名句名篇默写。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夙兴夜寐,____________。(《诗经·氓》)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夫学须静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6)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2、其他题 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句。
(1)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阅读题 (1)文以载道,立德立人,中国古代散文十分注重传统精神的弘扬熏陶,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韩愈《师说》)“?,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苏轼《赤壁赋》)这些思想观念至今仍能陶冶性情,滋养灵魂。
(2)英国戏剧家、诗人?创作的《?》《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并称“四大悲剧”。
4、阅读题 文学名著阅读(15分)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趁机叫晴雯送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一听是旧帕,先是烦闷,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忙叫晴雯放下。黛玉体贴出旧帕的意思来,不觉神魂驰荡,左思右想,题诗三首于其上。
B.宝玉挨打后,贾母吩咐贾政的亲随小厮们,以后贾政若唤宝玉便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宝玉自此以后甘为诸丫环充役,宝钗等偶尔劝他留心仕途经济,他便斥之为“入了国贼禄鬼之流”,不留情面。
C.黛玉到怡红院,听到宝玉在梦中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黛玉听见不觉怔了,坐了一会,只好离去。
D.刘姥姥离开贾府之时,凤姐叫她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刘姥姥问清孩子的生辰后,便取名为巧姐,说这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逢凶化吉都从这个“巧”字上来。
E. 海棠诗社成立后,诗社的首次活动便是以“白海棠”为题作限韵七律诗,李纨评黛玉诗为魁首。
【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平儿是个有原则的大善人。她的镯子被宝玉房中的小丫鬟坠儿偷去,平儿明知底里而不愿意声张,为的是一来体谅宝玉在丫鬟们身上的良苦用心,二是怕招老太太、太太生气;三是为了顾全宝玉房中大丫鬟们的体面,更怕病中的晴雯生气发作。其用心之良苦,令宝玉大为感叹。
B.薛宝琴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姑娘。芦雪庭联句,宝琴与湘云、黛玉争胜,三人联句最多;众人称赏红梅,邢岫烟、李纹及宝琴三人最先成诗,三人中又以宝琴的最好;宝琴作怀古诗十首,咏古迹,怀往事,又暗隐十件俗物,让众人“都称奇道妙”,不过黛玉认为后两首怀古诗史鉴无考,要求另作,宝钗、李纨反对。
C.宝玉带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黛玉。黛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说,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那渔婆儿了!说完了,一想到自己说他是渔翁,自己是渔婆,便后悔不及, 羞的脸飞红。
D.贾母喜欢说笑话、听笑话,并能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小说第五十二回写到,贾母说王熙凤“太伶俐也不是好事。”凤姐拍着马屁反驳了几句,并说“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听后,心里觉得不吉利,就骂王熙凤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的众人都不敢笑了。
E. 凤姐生日,贾母带头凑份子为她做生日。生日宴会办得热闹,凤姐想躲回家歇会儿,无意中发现贾琏和鲍二媳妇在一起,还听到他们在议论,骂凤姐。凤姐醋意大发,拿平儿出气,与鲍二家的厮打。
简答题(5分)
【小题3】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以上选段中“你”是谁?请简述黛玉说这番话的始末。
5、阅读题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每空1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秦观《鹊桥仙》开头写牛郎急切赴会的诗句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2)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____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