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3-06 05:24: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代邮刊》2012第9期刊登桑柳的《咱们中国人的十大矛盾》,其中第十条是“我们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又是不良价值观的实践者”。其解释如下:
一夜暴富、户口歧视、贪污腐败、封建迷信、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冷漠围观等等,这些不良的价值观每每随着新闻事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我们都会口诛笔伐。不过轮到自己成为主人公时,自己还真不一定比新闻事件里的当事人做得好。其实我们一直很纠结,很多人愿意仰望道德星空,不过当脚踏实地时却自惭形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例文)
《时代邮刊》中的文章一语道破当今中国社会现象中的巨大矛盾,那人们作为抨击者和不良价值观实践者的双重身份。
其实这一现象早已屡见不鲜。鲁迅先生一个世纪前就书中写道:“在中国,尤其在城市,看到有暴病倒地或摔倒的。走上去扶的人少。多数是嘲笑和旁观。”一个世纪后的佛山“小悦悦”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可那些义愤填膺、口诛笔伐之人又有多少真正拾起内心的道德与良知?
抨击不良价值观本身并没有错,可一味地抨击唤不回社会的长久进步。相反,缺乏实践的抨击将撕裂社会共识的基础,它在人们心中埋下恐惧与忧恨的种子,使社会陷入呼唤着道德却不见道德的恶性循环之中。看看随地扔垃圾的人几个没有嘲笑过国人素质差?看看那些仇富仇官之人,几个不想涉足官场,又有几个能保证自己清正廉洁?
当抨击走在实践前面时,除了人心惶惶,民心动摇,社会能迎接多少肩部希望的曙光呢?
因此,让实践先行,让抨击滞后,才是今天之国人急需认清的道理。
实践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也许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的出现,一次次“最美”的彰显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持久而丰沛的道德力量,不虚张声势,不矫揉造作,却能刹那间击中我们内心的柔软,让人心凝聚在他们道德光环的周围,使社会向善向美,这便是实践的力量。
在当今这个丑陋事件频发的年代,这股力量更为重要。正如白岩松所说:“在社会的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的背景下,人们心中向善的愿望并没有泯灭,却因此变得更加强烈。”没错,抨击丑陋不是长远之计,只有道德理想也不是根本途径,唯有用自身的道德之光侵吞社会的黑暗,才可能换回光明的明天。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一味地抨击不过是高难度的道德绑架,不过是粗暴的权力炫耀,不会让社会的冷漠消散。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唯有实践的开拓才能真正使崇德善行扎根于中国广袤的社会土壤,开出耀眼的和谐之花,芬香四散。
让实践走在抨击前面,用一言一行筑牢国家发展的道德基石,让道德星空照亮你我通往道德高地的路途。


本题解析:作文要求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这就是作文要符合它的主旨。依据材料可从以下角度立意:知易行难;评论家容易,实践家难;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仰望星空要结合脚踏实地等等。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只是批判他人的不良价值观,更应该从自己做起去践行道德。纠结的关键——我们自身的道德不能战胜我们对利益的渴望。两种偏颇的情况:一种都是现象评述,一种强调道德的意义。本次作文属于时评类,只一味强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五十步笑百步、遵守道德视为偏题。
精彩片段:
很多人愿意仰望道德星空,脚踏实地却自惭形秽,这真切是我们。
当人们对小悦悦的遭遇感到震惊,对那十八个路人口诛笔伐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如果我们路过,我们是否会伸出自己的双手?
当人们对游人其实农民工,不愿与农民工坐同一辆地铁的事件而议论纷纷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有多少人拿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当人们对“宁在宝马里哭”的拜金主义批评指责的时候,回顾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不是崇拜享乐主义,向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当人们如今对“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热议不断的时候,回顾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行动起来,遵守交通规则了呢?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有人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到太阳,我属于苍茫的蓝天,迢远的群山,烂漫的峡谷,漫漫的征途;也有人说,在这广阔的世界,我有割不断的牵挂,我属于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故园,这些令我魂牵梦萦;还有人说,在这平凡的世界,有我最不一般的追求,我属于金色的梦想,辉煌的未来;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样让你心有所属,情有所依,亲爱的同学,你又属于哪儿呢? 
请以“我属于那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此作文较有新意。一声“我属于哪儿”的追问其实问得是内心。追问内心的向往,是高山,是名,是利,还是一份亲情与友情。无论追求什么,只要认真活过,一生无悔就是幸福的人生。
立意一:我属于高山。高山代表着追索与远行,可记叙自己的远大梦想,充实自己的内心。可写散文,描述梦想,书写美好的未来。明确了未来,便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立意二:责任大于天。我不仅是为自己活着。为了家人,为了社会,为了一份美好的生活。我行走世间,看过,听过,感受过,此生无悔。可选取有古往今来,那些有责任感的人,述其事,感其情,最后亮出自己的观点,回到“我”上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盲人在夜间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走路提灯笼不是多余吗?”盲人正色道:“我提灯笼是为了给别人照路,别人看到路就不会撞到我了。这样在帮助了别人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
  照亮别人等于照亮自己,为他人着想,实际上也能惠及自身。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这个道理。请以“为他人也是为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下你的见闻感受、经历体验、思考认识。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生为人,我们需要承受,只有承受。
请以“承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妨细心观察一下,一些人常常说:“是的,但是……”一些人常常说:“现在不……”一些人常常说:“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的人往往是推动这个社会前进的人。
要求选准一个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