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3-06 05:07: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颜渊问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而由人乎哉?(《论语》)
小题2:夫天地者,?;光阴者,?。(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小题3:??。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4: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参考答案:
小题1: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
小题2:万物之逆旅也?百代之过客也
小题3: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小题4: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己、代、潭、堤、绕。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小题)(4分)
小题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小题2: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斯固百世之遇也。
小题3:亦余心之所善兮,?
小题4:长太息以掩涕兮,?
小题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参考答案:
小题1: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小题1: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小题1:虽九死其犹未悔
小题1:哀民生之多艰
小题1:徒慕君之高义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和元稹倡导并发起“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红与黑》等。
C.姚鼐,清代桐城派古文家,他和方苞、刘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到成皋,夜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于是和陈宫一起连杀吕家八人。路遇吕伯奢,也将吕伯奢杀死,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
B.官渡之战后,袁绍逃回冀州后,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等前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又绝自己部队的后路,曹军士兵置死地而后生,勇猛作战,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袁绍再次退回冀州。袁绍两次兵败,不由气病交加而亡。
C.孔明与周瑜一方面商议联合抗曹,另一方面又相互斗智,周瑜欲害孔明、刘备,均没有成功。曹操见周瑜夜窥水寨,便召集部下商量对策。得知蒋干是周瑜的同窗,便逼迫他往江东当说客。
D.周瑜应孙权之召到柴桑,在周瑜面前,东吴的文官武将各持已见,争论不休。孔明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一遍曹操命曹植作的《铜雀台赋》,智激周瑜。周瑜在孙权面前,详细地分析了曹军的劣势,从而坚定了孙权的决心,于是孙权便拜周瑜为大都督,率军抗曹。
E. 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师伐魏,打算割陇西小麦充作军粮。见魏军已有防备,诸葛亮装神弄鬼,迷惑魏军,吓得魏军军心大乱。诸葛亮乘机偷割了陇上的小麦。李严怕诸葛亮立功,谎称吴兵入侵,孔明急忙撤兵。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名篇名句默写。(6 分)
( l )羽扇纶巾,谈笑间,?。(《念奴娇· 赤壁怀古))
( 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
( 3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 4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5 ) ?,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 )
( 6 )念去去,千里烟波,?。(《雨霖铃》 )


参考答案:( 1 )樯橹灰飞烟灭?(2 )一蓑烟雨任平生?(3 )把吴钩看了
( 4 )气吞万里如虎?(5 )梧桐更兼细雨?(6 )暮霭沉沉楚天阔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