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3-02 21:02: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按要求做题。
  请围绕“尊严”这一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要求: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文中应出现“从……到……”的整句句式。
     ③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有气势。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关于《灰姑娘》的另一段对话,根据要求作文。
老师:《灰姑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
理解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出错并不可怕(例文)
某考生
孔子曰:“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题中提供的材料本身是有教育内涵的,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主旨。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材料所表达的主旨”,这材料基本框定了立意范围:1、难免会犯错,2、不要怕出错,3、出错不可怕,4、努力少犯错,5、知错可防错,6、认错改错,可以提升自己,超越前人。以上各点可以单独或组合起来作为文章立意。但是写成“犯错不能避免”“犯错无所谓”等,都不符合材料中的教育意图。
题目明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是希望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真切理解写作主旨,做到言之有物,言之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参考答案:
不朽的青春
延参法师
漫漫人生路,几多青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是“朽”与“不朽”。从具体的材料来看,这两则材料实际是对立的,第一则小材料是言与其它任何事物相比,“青春才是不朽”的观点;第二则小材料是否定青年人“青春不会老”的观点,说“青春不老”是天真的,是自欺欺人的,一句话,“青春是短暂的”。这就要求考生在对比中分析,什么是“朽”,什么是“不朽”。写作立意可以是“青春不朽”“永恒的青春”,也可以是“生命短暂”“青春不再来”,更可以写“青春的不朽与短暂”的辩证关系。
具体写作时可首先思考什么是“朽”和“不朽”,接着追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诗人说;预言丰收是轻松的,它可以用彩笔描绘;庆祝丰收是欢乐的,它可以用响鼓紧擂;创造丰收是辛苦的,它需要像小河一样流淌的汗水。
请以“丰收”或“丰收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丰收”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写故事,发表看法,等。2、题目自行补齐,例如“感悟丰收”、“丰收的故事”等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材料是一段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排比句。考生可以写丰收,实实在在的丰收,如人民丰产了,也可以写国家在人才、法制、综合实力等方面的丰收。如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成就,写新中国60年来的成就。可以写如何丰收的。如材料所示那样,写对丰收的渴望,写丰收时的喜悦,写创造丰收的艰辛等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与其埋怨天黑,不如点起一支蜡烛。”这是一句富有深意的话,它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