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2-07 19:59: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传说为春秋时鲁国左丘明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是对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B.编年体史书是以年代顺序记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史书,特点是时间概念清楚。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资治通鉴》就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D项,““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均出自《鸿门宴》”表述不正确,“图穷匕见”出自《荆轲刺秦王》。所以选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和字形都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pì)如(lí)测煤(xuè)(jī)钱流(shāng)曲水
B.(jiàn)染(sù)愿(shé)本(luò)枕(kè)然长逝
C.(shū)地(è)梦(xiān)细袅(nuó)(yà)苗助长
D.(bié)脚平(zè)(chuí)床笨(zhuó)果实累累(lěilěi)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煤屑(xiè) 流觞(shāng)曲水???? B.渐(jiān)染?落(lào)枕???
C.噩(è)梦???揠(yà)苗助长?????? D.笨拙(zhuō)??果实累累(léi léi))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题文】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慷慨以任气”的时代风格,开创了被后世誉为“                ”的优良传统。
【题型分析】这是一道考查作者创作风格的题。考查的作者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群体性的。


参考答案:【答案】建安风骨


本题解析:【解析】“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开创了被后世誉为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题)(5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2)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3) ?????????,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大弦嘈嘈如急雨,??????。 (自居易《琵琶行》)
(5)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6)木欣欣以向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曹操《短歌行》)
(8)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参考答案: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②羡长江之无穷③谨庠序之教④小弦切切如私语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___________。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小题2:总角之宴,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小题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小题1:偭规矩而改错,竞周容以为度。
小题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几句的默写,容易出现错误的词的莫过于“偭”和“竞”这两个词,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不了解该字的意思而写错。
点评:名句名篇的默写,关键是识记时要细心,对句中的关键字要认真辨析。要特别注意音同形近的形声字,这些字稍不注意,就会误写,这些字要根据句意明确其形旁。也要注意音同而形异的同音字,根据句意用心辨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