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02-07 19:54: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微笑着面对失败
失败总是不讨人喜欢。人们往往逃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对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1.学习时沉得住气——沉稳
2.成功后弯得下腰——谦逊
3.失败时抬得起头——坚强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请以“信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思路明晰2、论证充分3、在需要的地方,做到语言有文采


参考答案:
谈信仰
英国的培根说过,有伟大信仰的人,生活永


本题解析:
参考行文思路:什么是信仰——为什么要有信仰——怎样坚持信仰
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弥高。
写作素材
1、夏明翰,20岁参加革命,后被捕,狱中题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28岁在武汉英勇就义。
2、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大学生对自己的单眼皮不太满意,她到一家医院整容,割了双眼皮。不料,双眼皮略显浮肿。她终日黯然神伤:没一副好容颜,活着还有啥意思!从此,她见人躲躲闪闪,感到前途渺茫,无地自容。就这样,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以“分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取材范围只限于现实生活。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一头去等他。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受。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感到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受。”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哲人问:“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等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不语。
的确,我们常常不堪人生之重,但若没有这人生之重,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到底该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请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话题作文,写好此文要从所给的材料的指向来进行,材料的最后一段是写作的指向所在,“若没有这人生之重,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这些人生之重,否则我们的生活没有意义了。
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记叙文最好有两件事对比着来进行,议论文要摆明论点,然后通过举事例来证明,正反事例都要有,这样有说服力。
点评: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通过材料明确话题的方向,然后根据考生擅长的一方面来进行。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根据下面的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盼望
艾青

< style="WIDTH: 279px; HEIGHT: 272px; 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width="279" align="center">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