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18:30:19
1、写作题 星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珠宝、钻石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人们总想登上月球和星星,然而当人们踏上月球的时候才发现,月球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有山有土,是凹凸不平的。
从这则寓言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除散文以外文体的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人生经历中,有些人虽然与我们并不熟悉,但他们却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震动,在我们的心里难以忘怀。请写一个这样的人物。
要求:(1)可以写生活中的人物,也可以写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
????(2)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例文1
父亲的信任
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我最
本题解析:
这个题目属于另一种人物写法。因为所写的人物与自己的间隔,你不可能用“二三事”的写法去表现,这个人给予我们的精神震动通常是一种体现着巨大价值的行为,比如雪中送炭,比如醍醐灌顶等。因此,写作的手法也一般是围绕一个事件来展开,辅之以心理和气氛等的铺垫。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刚刚步入高中大门,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你遇到了新同学,新老师,时间虽然短暂,相信一定也会有不少人或事触动了你的心灵,请把这些触动你心灵的故事诉诸笔端,尽情挥洒吧。
要求:自拟题目,写一遍7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篇可看作是材料作文。这个材料告诉我们几点:一是写作的范围。刚步入高中大门,遇到了新同学,新老师,一些人或事。这些是所写的内容,因此,所写的应该是新入高中校园的人或事。二是写作的限制。在刚入的高中校园里,可能遇到许多新同学,新老师,新师傅(教辅人员),遇到一些事情。这些可能很多,但应该写什么呢。触动心灵的人或事,这是写作的中心,否则就是偏题或跑题了。所谓触动,一是接触到,碰,撞;一是指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这两种解释,以第二个解释为符合写作的要求。也就是,写那些给自己带来深深感触的人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26年3月8日,粱启超先生因病住进协和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其右肾有一黑点,诊断为肿瘤,遂手术割除。术后发现,病变反倒在左肾。一时间,舆论哗然。而当时西医刚刚进入中国.对西医的质疑之声更是甚嚣尘上。病榻上的梁先生得知此事,在《晨报》上发表了一篇声明,写道:“右肾是否一定要剖,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判断。据当时的诊查结果,罪在右肾,断无可疑。”“我盼望社会上,不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之障碍。”而事实上,这次误诊确实给他的身体带巨大伤害,由于病情恶化,粱先生于1929年1月19日病逝,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中国梦,爱国梦
梁启超先生为了中国医学的前途,毅然舍弃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是一个故事类材料的新材料作文,这与新课标高考的方向是一致的。
2、在审题上不能太难,又要留有空间,能够表现出考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材料在表述上对于立意已有了相当的提示,如“当时西医刚刚传入中国”“不要借我这回生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之障碍”“事实上,这次误诊确实给他的身体带来巨大伤害”等。抓住这些关键性词句立意往往就是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3、要联系社会热点,但又要超出社会热点。本次命题的背景便是当下非常严重的医患纠纷,意在让考生关注时事,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
生活中,你一定对“忽略”有自己的体验。请你展开联想,以“忽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