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07 18:00:54
1、写作题 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法制日报》9月12日报道,9月9日,11岁“神童”许恒瑞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的报到现场,他是通过自主招生以高考成绩为526分进入该校法学院就读的。他毕业于云南弥勒县第一中学,他一直是“拼命地学拼命地玩”,连连跳级。
此事传开后,一些法学专家提出质疑。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郭峰发微博称,法学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社会之学,就读者应当心智发育基本成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告诉记者,学法学需要一定社会阅历,仅仅依靠纯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即使他继续深造,20岁左右走向社会,仍然太年轻。11岁读法学是害了这个孩子,甚至是“揠苗助长”。
读了这则报道,你会马上联想到“成才”或“成长”吧,那么最有感触的是什么?请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生发立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表达自己关于“成才”或“成长”的感受和思考。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3、写作题
饥饿的人追求温饱;贫穷的人追求富有;处于动乱中的人追求安定……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这些追求往往折射出人生的思考,时代的特点。正是因为有了追求,人生才不断地攀升,社会才会不断的进步。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约300年前,当英国诗人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发现了一条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拥有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要求:请依据材料,联系生活,展开联想,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人重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和“平天下”的根基。“齐”就是整肃,“齐家”就是整肃家风家规。古人所说的家风就是五常八德。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材料二: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材料三:曾国藩治家八字口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
读完上述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感触?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