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2-02 04:18: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组任选一组)(5分)
②谨庠序之教,??????????????????????????????。(《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③杜甫《客至》中写诗人无力盛宴款待朋友却愈见主客之间真诚相待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2)①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
??????????????????,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杜甫《登岳阳楼》中形象逼真地再现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句子是 ??????   ??????????    ????。


参考答案:(5分)(1)①钟鼓馔玉不足贵②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默写。(4分。每空0.5分)
小题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小题2:?????????????????????????????????????????????。(杜甫《登高》的颈联)
小题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参考答案:
小题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小题1:无边落木萧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
小题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小题3:寄蜉蝣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小题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参考答案:
小题1:纵一苇之所如??
小题2:舞幽壑之潜蛟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1)时,注意“苇”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壑” “蛟” “泣” “嫠”的写法。默写(3)时,注意“沧” “粟”的写法。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其二)》)
(4)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7)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8)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参考答案:(1)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3分)
“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
这是谁说的话?她因为何事而说此话?她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答案】她是鸳鸯(1分)。她这么说是因为大老爷贾赦看上了她,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明确名著题的答题策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①注意对名著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比如积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情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精神等知识。②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纯叙述的角度还是要求有适当的人物评价,或者是揭示作品的主题意义,绝不能有半点的含糊。③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从情节角度,还是从人物角度入手要判断清楚,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述。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