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成语的使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7-02-02 02:46: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强调的是人性的发现和回归,是人生经过轰轰烈烈的成功或者大起大落之后的盖棺定论,而成就、业绩反倒是第二位的了。
B.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西部开发也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削足适履,一味照抄沿海经验。
C.如果你能听从老中医的劝告,增强自信心,抓住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坚持锻炼,不气馁,长此以往,你口吃的毛病一定能得到矫治。
D.强调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是要自怨自艾,也不是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盖棺论定”,意为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只有到了生命终了才能做出结论。据句中“人性的发现和回归”应该用“返璞归真”。C项“长此以往”意为“老是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故错误。D项“自怨自艾”原指自己怨恨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后单有悔恨之意。此处宜用“妄自菲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与“糊突了盗跖、颜渊”一句的意思最接近的成语是

A.良莠不分
B.混淆黑白
C.鱼龙混杂
D.鱼目混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糊突”的意思是“混淆”“区分不清”,C、D两项中的“混”是“混杂”,词义不合。B项的意思是混淆事实,A项才是混淆好人坏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工作者正是以这种特有的风格和态度不断地探索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奥秘。
B.去年我毕业时张老师送给我的那支钢笔,虽然式样陈旧,但我却敝帚自珍,一直在使用。
C.他先是反复思考,认真研究材料,然后执笔成文,行文如高山流水自然流畅,受到人们一致好评。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小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异想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在此句中是贬词褒用,和“实事求是”一起用来说明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和态度。B.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把珍爱他人送给自己的物品说成“敝帚自珍”,不妥。C.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不能用来形容文字自然流畅。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与句意不符,可改为“不以为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PK一词正在广为流行,最终它是登堂入室为人们所承认,进而变成汉语词汇的一员,还是被汉语淘汰掉,我们拭目以待。
B.滞留美国1 600多天的王治郅于4月10日回到北京,结束了其漂泊的生活。说起过去和中国篮协的矛盾,王治郅认为自己少不更事是主要原因之一。
C.名人效应果然振聋发聩,赵本山在著名小品《卖拐》中“忽悠”两个字一脱口,这个原本是东北方言的“忽悠”,一夜之间竟成为神州大地最为流行的词语之一。
D.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攻势下,国民党守城军队揭竿而起,接受了人民解放军的改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用在此句中属望文生义;C项,“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用在此句中对象错;D项,“揭竿而起”指人民起义,用在此句中不合语境。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熟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和昆虫。
B.高等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大学语文》收录了罗大佑的歌词《现象七十二变》,街谈巷议,对此褒贬不一。
C.近几年,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使得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
D.在春运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无人上班值班。昨天记者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的处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屈指可数”形容数量较少,符合语境。B.“褒贬不一”形容赞扬与批评各有评议,意见不一致。符合语境。C.“毁家纾难”意为捐献全部家产, 帮助国家减轻困难,不合语境。D.“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的力量空虚来迷惑对方的计策,符合语境。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