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七)

时间:2017-01-24 22:39: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面文句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③ 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有教无类》)
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列传》)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⑥韩愈在《师说》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劝学》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意相近。
⑦ ________________,一一垂丹青。(《正气歌》)
⑧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⑨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⑩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小题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3:???????????????????????,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小题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 《过秦论》
小题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
小题6:???????????????????????,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乙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3分)
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都以此为保护盾,在日常生活中明哲保身,圆滑处事,左右逢源,即便对于别人的谬误、争吵,也是三缄其口,不发一言。他们觉得这样做遵循了孔子的思想,是中庸之道的运用。
上述这些人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4、语言运用题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冯云卿实施了什么“美人计”?其原因和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3)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5)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6)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