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1-24 22:03: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小题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小题2:???????????,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3:???????????????,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小题4: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5:丰草绿缛而争茂,??????????????。草拂之而色变,????????????????
(欧阳修《秋声赋》)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小题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3:???????????????????????,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小题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 《过秦论》
小题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定风波》
小题6:???????????????????????,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参考答案:
小题1:挟飞仙以遨游;
小题1:赢得仓皇北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每句1分,每错一字扣1分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 ① 因遭训斥而怄气,宝玉为了让她开心,拿扇子给她撕。“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的 ② 因被人弄脏了新裙子而苦恼,宝玉为解其愁,叫袭人拿来一模一样的新裙子让她换上。(《红楼梦》)
(2)思想守旧的吴老太爷携带着护身法宝《 ③ 》,乘轮船从老家双桥镇来到上海避难。吴老太爷死后,这本书成了他女儿蕙芳的精神慰藉。(《子夜》)
(3)堂·吉诃德看到道路两头卷起的尘土,以为是两支结仇的大军要开战,对桑丘说:“你没听见萧萧马嘶、悠悠角声、咚咚鼓响吗?”于是,发生了他与 ④ 作战的故事。后来,堂·吉诃德与狮子作战,并自以为得胜,从此改别号为“ ⑤ ”。(《堂·吉诃德》)


参考答案:①晴雯 ②香菱 ③太上感应篇 ④羊群 ⑤狮子骑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赵云立下军令状,领三千军马往桂阳进发。桂阳太守赵范听说赵云领兵前来,不战而降,赵云捉了赵范,夺取桂阳,刘备称“子龙真丈夫也”。
B.刘琦病亡后,鲁肃以吊丧为名再讨荆州,诸葛亮以暂借荆州为本,待图得刘璋西川后再奉还为由将他哄骗回去。
C.刘备娶了孙权妹妹,果然沉湎于声色,赵云按照孔明第二个锦囊之计,假称荆州告急,催促刘备赶快和夫人商议对策,尽早启程回荆州。刘备与孙夫人商议,借口到江边祭祖,瞒着孙权离开南徐。
D.周瑜一直与孔明斗智,但最终还是逊于孔明,在临死前,他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周瑜死后,孙权令鲁肃接替其位。
E.马岱前来报信说叔父马腾及二弟遇害,于是马超和西凉太守韩遂联合出兵伐曹。在潼关之战中,马超勇冠三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甚为狼狈。


参考答案:【答案】A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A项,赵范是先战后降,降后两人结拜为兄弟,又要将嫂嫁与赵云,赵云大怒,用计捉了赵范。刘备是因赵云坚拒娶嫂,才夸“子龙真丈夫也”;C项,赵云叫刘备不告而别,当晚就启程,是刘备要与夫人商议。所以选AC。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荀子《劝学》)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王勃《滕王阁序》)
(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5)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论语》)


参考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东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