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01-19 15:05: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莎士比亚安排队帕里斯与罗密欧决斗的用意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 A 、表明家族世仇会伤害罗密欧与朱丽叶。
B 、表明家族世仇也会祸及无辜。
C 、增强了作品对封建伦理观念的批判。
D 、帕里斯的介入,必将导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飞羽觞而醉月。
小题2:歌台暖响,???????????????????????????
小题3:???????????????????????????,两朝开济老臣心。
小题4:?????????????????????????????????,乾坤日夜浮。
小题5:???????????????????????????,使我不得开心颜。
小题6:心非木石岂无感??????????????????????



3、单选题  【题文】文学名著阅读(10分)
【小题1】选出对名著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   )(5分)
A.1482年1月6日,巴黎城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巴黎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上,来自美国的吉卜赛少女爱丝美拉达以动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舞姿博得了人们热烈地喝彩。她把人们给她的赏钱,分给穷苦的孩子们,并对他们说:“把这些钱全部拿去,你们去过节吧!”孩子们问她:“那你怎么办?”她说:“别管我,我天天都在过节。”
B.《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踏上了彻底叛逆的道路。
C.《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石榴裙是薛宝钗送的,最早提到将黛玉许给宝玉的是凤姐。
D.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而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她。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加西莫多抢走。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加西莫多被擒获,而幕后指使者克洛德却逃走了。
E、从《宝岛》到《复活》再到《新青年》,觉新觉民觉慧从中汲取了民主的思想,自由的渴望,人性的释放。
【小题2】简答题。(5分)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她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她。
刘姥姥为何会与贾母共进早餐?鸳鸯是如何“撮弄刘姥姥”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4、填空题  (1)“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 ① 因遭训斥而怄气,宝玉为了让她开心,拿扇子给她撕。“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的 ② 因被人弄脏了新裙子而苦恼,宝玉为解其愁,叫袭人拿来一模一样的新裙子让她换上。(《红楼梦》)
(2)思想守旧的吴老太爷携带着护身法宝《 ③ 》,乘轮船从老家双桥镇来到上海避难。吴老太爷死后,这本书成了他女儿蕙芳的精神慰藉。(《子夜》)
(3)堂·吉诃德看到道路两头卷起的尘土,以为是两支结仇的大军要开战,对桑丘说:“你没听见萧萧马嘶、悠悠角声、咚咚鼓响吗?”于是,发生了他与 ④ 作战的故事。后来,堂·吉诃德与狮子作战,并自以为得胜,从此改别号为“ ⑤ ”。(《堂·吉诃德》)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5分,每小题1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
遥游》)?
(2)(????????),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7)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8)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9)(???????????????),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10)(???????????????) ,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11)谨庠序之教,(????????????????????)。(孟子《寡人之于国》)
(1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贾谊《过秦论》)
(13)吾所以为此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14)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故(????????????????????),(????????????????)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