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1-19 14:07: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以“吹皱一池春水”为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首先要看清题目,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不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可根据题目要求和构思角度自拟文题,命题作文则必须以命题者给定的文题作文,不能另起炉灶自拟题目。其次要明确题意。该题目取自南唐词人冯延巳《谒金门》中传诵古今的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原词句因物起兴,抒写内心哀怨。以词句入题,委婉含蓄,富有文采和比喻意义。因此你不一定要知道题目的出处,但应该懂得“风”吹皱“一池春水”的因果关系,以及“吹皱”的风只能是微风细风,不是狂风飓风,也应明白“风”不单纯指自然之风,吹皱的也不只是“一池春水”。然后要确定重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2013年12月5日,“自由斗士”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与世长辞,但他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却放射着不灭的光芒。以下三句都是曼德拉的名言:
(1)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不可能。
(2)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3)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实现!
你读了以后有那些思考与感悟?请根据上面三句话中的一句或几句,联系自身实际和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行动在左,梦想在右
南非前总统曼德曾说:只要我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写作这篇文章,可根据上面三句话中的其中一句或几句,联系自身实际和现实生活,自选角度,明确立意。
由第一句名言,可以立意:“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或“自信与成功”等。
由第二句名言,可以立意:“在逆境中奋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跌倒处站起”、“超越自我”等。
由第三句名言,可以立意:“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超越自我”、“梦想与行动”等。
也可以把三则材料综合起来,谈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生实践和人生理想。一个人活在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一曲旋律或几句诗歌,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可以说,杨震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慎独”能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慎独”的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小议“慎独”
佚名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


本题解析::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  
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请从材料整体或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选,800字以上,立意须在材料范围内,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比喻性试题,其指向是,青年人不仅要关注和思考我们的外在世界,而且要审视我们的内在心灵,与自己的精神对话,通过有意识的铸炼来培育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精神更丰厚,心胸更高远,心灵更纯粹。  
素材:也许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片长满杂草的荒野。那些杂草可能是懒惰,可能是贪欲,可能是自私,也可能是虚伪……我们竭尽权利,想要将他们彻底清除,却往往力不从心。其实,要除去心灵的杂草,唯一的方法便是用美德将荒野占据。  美德可以播下真的种子,开出善的花,结出美的果,可以让恶习的杂草彻彻底底地失去生存的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