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1-19 05:35: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不可能无限地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无限地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感想?
请以“生命的宽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


本题解析:参考2010年高考评分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北极考察队队长贝德要求每个队员坚持记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后因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将在黑暗寒冷的极夜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黑暗、孤寂压抑得他们要发疯了。这时,贝德请大家依次朗读日记。一个个阳光下的故事使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成群的企鹅,笨拙的北极熊。就这样,烦躁和焦虑一扫光,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美好的回忆占领了。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了,人们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其实,只要心中能留下阳光的指纹,周围纵使是无边的黑暗与寒冷,你的世界也会明媚而温暖。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以“留下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寓意类话题,是指含有寄托或隐含意思的话题。粗略一看,题目中的材料写的是北极考察队员在黑暗孤寂的极夜里,依靠朗读和回味阳光日记,终于度过了漫长的黑夜,迎来了久违的阳光,突出的是阳光的作用;再一看话题是“留下阳光”,很容易浅尝则止,根据阳光的本义去立意。
考生写出的话题作文有的肤浅,有的深刻,其主要区别在于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字面看到内涵,能否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分析题目提供的材料,为什么“阳光”这样重要呢?因为它与黑暗相对,可以带来光明;它与寒冷相对,可以带来温暖;它与孤寂相对,可以带来生气;它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人与路”给考生多了自我思考的空间和自我选材的自由,让考生有话可说,并知道该说什么。虽然是关系型题目,但也与单一型题目没有什么两样,将题目理解为人生之路,绝对不违背题意。写作此文最好化实为虚(实写也行,但意义不大),弄清“路”的象征义,如人应当走正路,人应该少走弯路,人生没有平坦之路,要让人生之路充实,人生之路应有明确的目标,等等。
也可以从分析材料切入,确定文章立意。如从鲁迅名言切入,可谈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于创业等等。如从“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切入,可谈不应当因循守旧、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面镜子,照了一辈子人,就是没有照见自己。有一天它邂逅了另一面镜子,才看见了自己的真面目。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作文,要求考生要对材料有准确的把握,镜子一直照他人,没照见自己,见到另一个镜子,才照见自己,可见应经常照照自己,不可光照他人,可以“以审视他人与审视自己”为话题来立意。
文体要求议论文,可以先摆明论点,然后再举事例来论证,古今中外正反典型事例等等。最后可以结合现实来总结。
点评:材料作文关键是要审好材料,材料把握准了议论才不至于偏离方向。议论文要论据充分,不可空洞而谈。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犯错误,一个错误就是一次挑战,就是一次机遇,如果你不是被吓倒,而是奋力一搏,也许会因此而创造超越自我的奇迹。请以“错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历史的错误本题解析:
  孟子曾经说过:“人恒过,然后能改。”面对这熟悉的话题,我们只有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策略,文章才能脱颖而出。有两种方法可以帮我们走向成功: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