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7-01-18 00:38: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B.2012年,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走进英国伦敦,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如果说,是历史造就了一个民族,那么必然是苦难在营造着国民之性格和公民之精神。一些重大的灾难正是以一种更加惨烈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一个国家的公民性格的养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战栗商榷譬如一笔勾销
B.悲怆磕拌雾霭饿殍遍野
C.思忖深邃寥阔谆谆教诲
D.斑斓遵循震憾惆怅不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磕拌”应为“磕绊”,绊与绳有关,因此字形为丝旁;C“寥阔”应为“寥廓”,是高远空旷的意思,因此字形为广字旁;D“震憾”应为“震撼”,撼是撼动的意思,因此字形与手有关。字形的识记要联系意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其它词语可借助类似方法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按照这个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依此类推,____________,?“国学”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①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学术文化”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国学”,
②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国学”
③只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国学”
④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国学”
⑤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A.③①⑤②④
B.③④②⑤①
C.②④③⑤①
D.②⑤③④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xī)惶冠冕汗涔涔前合后(yǎn)
B.罪(qiān)蟊贼幺蛾子残羹冷灸
C.(chán)头壅塞吓马威盖棺定论
D.(liú)文通牒急救章恰如其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把字音和字形融为一体。一般而言,字音题考查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种类型。复习时要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如本题;C中“孱(càn)头”“下马威”;D项“籀(zhòu)文”。
字形辨认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篇报道有不少语病,请找出其中三处进行修改。(6分)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②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③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④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的意识,不重视这一点,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⑤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参考答案:①改为“15名与会者”或“到会的15名团干部”;②在“建设”


本题解析: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句意重复,改为“15名与会者”或“到会的15名团干部”;②“就……问题”缺少成分,在“建设”后加“做贡献”;③“当说话做事前”错用介词,删去“当”或改为“在”;④“提高……意识”搭配不当,改为“增强……意识”。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