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14:59:04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见村楼记
(明)归有光 昆山治城之隍①,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②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③。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④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日见村。
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⑤,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⑥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
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注】①隍:没有水的护城壕。有水称池,无水称隍。②李中丞:李宪卿,昆山人。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所以作者称其为中丞。??③官廨(xi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④闉(yīn):古代城门外层的曲城。⑤方思曾:昆山人。明嘉靖十九年举人,是归有光的好友。⑥挽父:出殡时牵引灵柩的人。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娄江已湮——湮:河流堵塞。
B.江之将南折也——折:折断。
C.余间过之——间:偶尔
D.肃然桑梓之怀桑——梓:故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自号为罗村云——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延实为具饭——公为我献之
C.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D.悲怆者久之——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作者怀恋故人之情的一组是(????)
①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
②生平犹昧之???????
③不意遂已隔世
④余能无感乎??????????????
⑤悲怆者久之???????
⑥依然水木之思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③④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养鱼记
欧阳修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②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③,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嚣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注]①非非堂:堂名,欧阳修在洛阳时所建。②洿:掘土为池。③甃:指砌池壁。筑:指夯平池底。
1.欧阳修,号醉翁,晚年更号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小池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巨鱼”是喻指 的人,“小鱼”是喻指______________的人。
4.作者在小池边会有“舒忧隘而娱穷独”的感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童子“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你同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划10处)(5分)
示子朔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儿当以是自励也。
——《襟霞阁主人重刊?晚明百家尺牍?(郑淑云)写心集》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
A.及长,辩赡赡:丰富
B.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目:看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
小题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的性格的一组是(???)(3分)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年幼是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薄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隶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遗憾。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⑵、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