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1-16 14:53: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木直中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曲中规。(苟子《劝学》)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参考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 不耻下问??
(2)处江湖之远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惟觉时之枕席,_____________;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小题3: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小题4:___________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姜夔 《扬州慢 》)


参考答案:
小题1:失向来之烟霞??古来万事东流水
小题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1)时,注意“霞”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跂”的写法。默写(3)时,注意“已”的写法。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___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3)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杜牧《阿房宫赋》)
(5)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7)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_______________。《论语》)  
(8)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柳永《蝶恋花》)


参考答案:(1)赢得生前身后名
(2)察纳雅言
(3)驽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________________,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参考答案:(1)又重之以修能
(2)吾尝跤而望矣
(3)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仁者乐山。(《论语·里仁第四》)
②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雍也》)
③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论语·卫灵公》)
⑤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令》)
⑥文章合为时而著,??????????????????。(白居易·《与元九书》)


参考答案:①知者乐水???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瞻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