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14:37:16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新闻,补全其标题,使之对称,并分析这样拟写标题的妙处。(5分)
某报第一版刊有一则赞扬某某饮食店服务态度好,待客如亲的新闻。起先,引题为“热情待客,送茶递巾,帮助点莱,遐迩闻名”,主题是“某某饮食店宾至如归”,副题是“十个月收到外地顾客来函和留条表扬近万件”。这样的标题也已不错了,但仔细推敲,总有“一览无余”之弊。后来,标题改为“客从远方来,进店如到家”“客从他乡来,春风扑面来”等,好虽好,但还是有些不足。几经衍化,标题改定为“春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副题标为“某某饮食店热情待客真个名不虚传”,这则标题受到读者高度的好评。
标题;春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
这样拟标题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标题:直把店家当自家(直把店家作己家)(2分)
本题解析:
提取关键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一个名句,在右边对话栏中举一个名人事例并加以说明佐证,不少于80字。(5分)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对话栏
例如
参考答案:【答案】
本题解析:略【解析】原文要点讲的是即使君子也会犯错,但他们勇于改过;所以所举例子要恰当,古今中外名人即均可,但事实一定要确凿;举例后一定要结合原文稍事展开一下说明。)(5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牛年除夕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又将迎来虎年的除夕夜。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C.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纯粹憔悴猝然粉碎鞠躬尽瘁
B.挨说皑皑暮霭呆板俟机进攻
C.谋利模样凝眸谬误未雨绸缪
D.枭雄发酵混淆瘦削惟妙惟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粹”“悴”“瘁”均读cuì,“猝”读cù,“碎”读suì;B项,“挨”“皑”均读ái,“霭”读ǎi,“呆”读dāi,“俟”读sì;C项,“谋”“眸”“缪”均读móu,“模”读mú,“谬”读miù;D项,加点字读音依次为:xiāo、jiào、xiáo、xuē、xiào。)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6分)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参考答案:
示例一:《论语》中既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画线句中不难抓住“和”这一中心,要求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即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名著阅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又考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继承了2013年首次新课改高考四川卷语文试题的基本思路,体现了课改与考改方向,也体现了语文的追求:宽度、厚度与力度。《论语》《三国演义》对学生来说应该不陌生,也是要求阅读的篇目,下面以《论语》为例,说说《论语》,《论语》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