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1-16 14:31:0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克纳)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弯弯曲曲的小路往往是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它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是摄影爱好者不断寻找的目标,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常采用的态度和方法……
请根据这则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一、读懂命题意图。这表面上是一道明确的命题作文,却隐含着温柔的陷阱。作文题不仅体现了命题人要求考生对自我的精神(生存)状态进行关注,而且进一步引导考生对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化进行思考。审题时要注意四方面:
首先,对“童年”的理解。童年本应该怎么样?或者说童年所承载的生活内容有哪些?如快乐、自由、纯真、创造力、想象力、好奇、求知欲强、亲近自然、顽皮、天性是玩等等,它的颜色应该是五颜六色的。童年的基本内涵是身心两方面健康地成长,这一点考生必须明确。
其次,对“找回”的思考。为什么要找回?现在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题目:眼界
请以“眼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眼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所见事物的范围,借指见识的广度:~开阔/大开~。
(一)这一作文题目写作范围比较宽泛,且时代性很强。审题时,应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
下列情况属符合题意:
(1)可采用组词造句法立意。如“拓宽眼界”、“放开眼界”、“眼界决定境界”、“眼界决定世界”等。
(2)从“眼界”这个词语的本义出发,进行引申分析立意。“眼界”指所见事物的范围,由此可理解它的引申义,“眼界”可以是一种见识,一种阅历,一种智慧。它的借指义“见识的广度”也可以向外拓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年轻人要放下身段,抛开浮躁——王石
沉静如海,是一种美丽;面对拥挤的世界,喧嚣的人群,沉静是一种至上的境界——现代格言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三则材料涉及的核心话题就是“浮躁”,第一则是谈浮躁的危害,第二则是谈主张,反对浮躁,第三则是谈解决办法。
在当今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稳重沉静,按耐住自己一颗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是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
高科技之快,导致人们浮躁心态;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使得人们浮躁心理加剧;畸形的快餐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也促成了社会的浮躁。
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