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7-01-16 14:14: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先生虽辞世多年了,但他那些富含哲理的话语,一直如晨钟暮鼓,时时警醒着我。
B.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C.这幅画虽然构思新奇,但是色调太暗,我的态度是不赞一词。
D.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晨钟暮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B.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C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D.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豪华的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网络的优点和局限性,不超过40字。(5分)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有时甚至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让人以超乎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


参考答案:【答案】实现资源共享,带来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不能取代人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提取关键词。 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方法一、提取要素。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材料,记叙性文段包括消息在内。对这种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方法二、摘取中心。这种方法要注意准确地把握一段语言材料的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一般说来,新闻材料往往要抓住第一句或第一段,即新闻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读音及字形错误的一项是(  )
A.先(bǐ)  (pī) 漏 添  心而论
B.城(yuán) 盘(huán) 茄  草木
C. (páo) 厨 (pào) 疹亭  然大波
D.门(fēi)(fěi) 闻  显  杂乱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凭——平 C喧——轩D绯 (fēi) 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由民间学术团体发起的研讨会,深入研究了西部地区在职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B.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强调,从源头上和多方面开展打击制贩假人民币,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C.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D.针对化工厂有毒液体泄露的恶性事件,县政府立即派出专家组前往水源地调查,查清饮用水源是否渗入了有毒化学物质,以便居民放心饮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句,“开展”缺少宾语;C句两个分句之间的递进关系不合逻辑,两分句的位置应调换;D句一面对两面,即:以居民放心饮用这一种情形,对应有毒化学物质渗入了饮用水源和有毒化学物质没有渗入饮用水源这两种情形。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使课程改革真正起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达到“三个面向”的要求,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B.在2008年的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C.北京“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走进社区、学校,开展了近700场讲座,传播了绿色文明理念,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D.被告辩护律师指出,根据法院调查的事实和刑警队、法制办出具的书面证明材料看,被告并不是在强制措施下交待自己罪行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