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14:11:50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化学家李比希读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他:“你将来打算做什么呢?”他响亮地回答:“我想当一个化学家。”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然而,就是这个被人取笑得孩子,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了著名化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雕刻心中的理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其实并无本质区别,仅仅是没有指明话题而已。所以,材料作文完全可以采用话题作文的方法来写。首先,我们必须读懂材料。命题提供的材料是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的故事,这段材料明白如话,所揭示的道理很明显:理想化与实际现实总是有很大反差;但是只要有理想,并坚持不懈为之奋斗是可以成功的。本题根据材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有理想,可成功;2、被取笑不一定不能成功;3、人生中的坚持不懈;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抱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她的叙说,沉默片刻,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带有浓厚寓意色彩的话题作文。文章的引题说“‘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由此可见,命题者将“气”着重定位于“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为了强化这一命题要求,下面又举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和岳飞抗金的“气吞山河”为例来说明。最后用“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一俗语进一步作出解释,还用反问句“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是指空气吗”来收缩。命题者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由此,我们可以将思路拓展开去,可以谈骨气、气节、意气、义气、志气、勇气……写议论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除夕清晨,一名来自南京市、跟随父母到美国旅行的4岁幼童,以他自己的独特裸跑方式在美国纽约-13℃的暴雪中迎接2012农历新年。近日,这段视频被孩子的家人放到网上,4岁“裸跑弟”迅速引来了网民关注爆红网络,短短几天点击率高达26万多。
对这种教育方式,网民也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经历?请以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记叙文或议论文 ②中心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边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返,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
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著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根据对上文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沉稳与灵动
相扑力士身材高大威武,很少有人能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对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有时需要转变方向,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因此分别从执着求索,变通处之,另辟蹊径三个方向去立意。
具体评分标准:偏题,不符合文体要求的25分以下,其他可视作文实际情况评分,要敢于给高分甚至满分,也要敢于打低分,力求拉开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与??????????????????相遇
要求:请在横线处填写中外文学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名字,如:祥林嫂、桑地亚哥、诸葛亮、林黛玉、贾宝玉、鲁智深、高老头等,以其为题,再完成作文。字数不低于800字,体裁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与??????????????????相遇为半命题作文,什么要求的范围比较宽泛,但这里却有限制,必须是中外文学名著中的人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