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1-16 13:36: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闺思????【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①。
注:①渔阳,征戍之地
小题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2分)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小题1】作者在首联怎样描绘了山村景象?(4分)
【小题2】结合全文看,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阅读题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对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4分
(2)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3)诗人在首联生动地刻画出山中寡妇???????????????????????的形象。第二联中用????????????????????两个词表现了人民的不堪重负。(4分)
(4)诗人在第四联中生发的议论,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诗歌的前两句用了________手法,写“雨前”见到花蕊的情景和“雨后”花朵全部凋落的情景,吐露出一片懊丧、怅惘的惜春之情。
2、诗歌后两句描写了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富有________的雨后春色图。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题目。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幕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
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这两首诗写景的顺序和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