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6 13:33: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春节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移动公司一小时发送了一千万条贺岁短信。
B.在展览会上,该市的小商品销量大减,而高科技产品却倍受欢迎,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定点卫星的发射角度计算要绝对精确,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D.面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罄竹难书的侵略历史,日本的安倍政府却视而不见,绞尽脑汁尝试着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这着实令世人担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罄竹难书:常用以形容罪行或社会病态极多,写都写不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稍微差一点,结果会造成很大错误。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是(?? )
(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2)共其乏困????(3) 张良出,要项伯????? (4)失其所与,不知???? (5)秦王必说见臣??? (6)???履至尊而制六合??? (7)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卒起不意????? (9)秦王方还柱走???? (10)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 (2)(3)(4)(5)(7)(8)(9)????????? B(1)(2)(4)(5)(7)(8)(10)
C(2)(3)(4)(6)(8)(9)(10)????????? D(1)(3)(4)(6)(7)(8)(9)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通假字 (2)共(供) (3) 要(邀) (4)知(智) 5)说(悦)(7)倍(背) (8)卒(猝) (9)还(环) (10)蚤(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稍(shāo)息牵累(lěi)怏(yānɡ)怏不乐徇(xùn)私枉法
B.荫(yìn)蔽挣(zhēnɡ)揣散(sǎn)漫零乱与(yù)会代表
C.盥(huàn)洗肖(xiào)像俾(bì)众周知循规蹈矩(jǔ)
D.连载(zǎi)瓜葛(ɡé)髀(bì)肉复生少(shǎo)安毋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稍shào息,怏怏yàng不乐;B荫yīn蔽;C盥guàn洗,俾bǐ使周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____。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____。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子的能力。此题给出三组选用句子,按照句意连贯,表述一致的要求来衡量,①②句分别与前面构成转折和并列关系,“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看问题的方法与结果不同,是正反对举,属于并列关系,所以选②; ③④句分别是常式句和倒装句,倒装句的作用是强调倒装部分,此处无需强调,只消承接“机会”阐述,应选③句;⑤⑥句均为假设复句,区别在于,“发挥你的潜能”作前提还是结果,就整体而言,由两个假设前提得到一个假设结果,比一个假设前提得到两个假设结果更合符情理,所以选⑥句更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仿写下列画线的句子。(4分)
那里是日思夜梦的中国吗?那里当然是,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只是铁马冰河已不再,高堂明镜已不再,春江月夜落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