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七)

时间:2017-01-16 13:23: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标准,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50字。(4分)
示例:翻开《史记》,项羽说:“英雄要有胸怀。虽然我刚愎自用,但当我无视范增高举的玉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劲敌痉挛不胫而走曲径通幽
B.和面霍乱豁然开朗祸起萧墙
C.甲壳撬动翘首以待七窍生烟
D.筵席嫌隙垂涎三尺弦外之音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A都读jìng  B和面huó  C翘首以待qiáo  D筵席yán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    ①  ,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   ②   ,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区与国家的责任。     ③     ,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参考答案:【答案】①一是文化的教养;②二是社会的担当;③三是自由的灵魂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回答时,应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加以分析、思考,作出判断即可,结合“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可以推断,答案应该是这样组织:一是……;二是……;三是……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前出师表》)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材料例子,变换下列说法,要求语言简明,得体。(5分)
说话有好听和难听之别。同样一句话,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比如有句话:“他妒忌我”,换一种说法则是:“我可能有叫他不顺眼之处”。又如有句话:“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换一种说法则是:“                 ”。再如一句话:“我嫉恶如仇,不吐不快”,换一种说法则是:“                                   。”


参考答案:【答案】对不起,我没有听懂(2分)。 我心胸不够宽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字数要求。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口语性较强,要认真理解前一句话的意思,然后再简明、得体地表述后一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