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7-01-16 12:36: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家正在聚精会神学习,某人却旁若无人大声喧哗;大家正在认真美化环境,某人却无所顾忌当街吐痰;某甲偶有急难,有求于乙,乙却乘人之危,大敲竹杠;张王两家本来和和睦睦,李家媳妇却跑去翻嘴弄舌… 这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行为,引发你想些什么?
  请以“公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公德”的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些事是有很多机会做的,却被一天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机会了;有些话是有很多机会说的,却想着以后再说,要说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有机会了。
  人生常常伴随着“错过”,你曾经错过了什么?错过之后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教师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早晨6︰30坐公交上班,被一群人挤掉了眼镜,这时我听到有人说“我市的公交秩序真乱”。上午9︰25课间操,看到操还没做完,高三的学生纷纷散去,这时我听到有学生边走边说“作为学生真不应该这样啊”。下午4︰30,我按时赶去参加班主任会议,到会者寥寥无几,这时我想到班主任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要按时到校”。
一天的生活片段掠过脑际,感慨良多……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按照下面标准评分。
等级得分???要??????求
一类卷(60—55)???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标点正确
二类卷(54—48)???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切,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通顺,标点正确
三类卷(47—42)???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思想健康,有一定内容,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不足600字,但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阅读以上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
【题型分析】这是单材料的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由物及人法。
【方法点拨】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适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的材料作文。
【方法示例】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似终生都受格子的限制,从启蒙时代的方格写字簿到“造房子”游戏用粉笔在地上划出的框架乃至各种棋类游戏的盘格,直到成人后办公的格位……,都默默暗示着我们要小心翼翼不要出格,否则就是挑战了游戏规则,最终可能会被飞出局。
我们身边有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格,只要越出了规范就是出格了。
请以“出格”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出格
我是一个考生。
作为一个普通的考生


本题解析:
“出格”主要有两个意思:(1) 指越出常规,超出范围;(2) 与众不同,超出一般。
“出格”有无数种解释,那要看“出格”的这个“格”的边框有多少种、有多大了。如果没有边框那就是“海”了。
“不敢出格”,多指原地踏步、固步自封、谨小慎微、不思进取,形容人保守、拘谨、不敢作为。
“出格”的具体表现:有的囿于陈规,总想按部就班,过于追求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创新思维和严格管理、敢想敢干的精神,也显示出执政能力的欠缺。这样为官倒稳当,但毫无“棱角”,难有突出政绩,甚至陷于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