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1-16 12:31: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现在社会上经常听到老师、家长 孩子"太不听话了"。
??②在众多的证明中,所述的这个证明极其 明了。
??③说话 ,不带冗余,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的反映。
??④星期天,我常到学校花园里去看书,因为那里环境十分 。
??

A.报怨 简捷 简洁 优雅
B.抱怨 简洁 简捷 幽雅
??
C.抱怨 简捷 简洁 幽雅
D.报怨 简洁 简捷 优雅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抱怨:指因不满而埋怨;报怨:对所怨恨的人作出反应,现在不常用,常见的成语似乎只有"以德报怨。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优雅:一指优美雅致;二指优美高雅。幽雅:指幽静而雅致,多指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②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①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②遂于蒿莱中侧听除行,似寻针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①②连词,于是、便。A①副词,已经,②连词.既然;B①代词,有人,②副词,有时、偶尔;C,①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谐同者,②连词,表联合)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蜀之鄙有二僧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D.子犯请击之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副词,才? A.名词用作意动词,把……作为边界 ;名词,边界,边邑? C.介词,和,同,跟; 动词,结交,亲附? D.动词,请求; 表敬副词,请让我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___________人类的文明需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_____________不同的人类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___________满足其文明需求的文化方式也不尽相同。
A.尽管??但????? 由于??因而????????????
B.如果??那么??由于??因而
C.尽管??不过??因为??因而????????????
D.如果??那么??因为??因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原形,但仍属于虚构的现象。
B.把握小说的主题,要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或作家的创作意图,进行具体分析。
C.创业版的启航,将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D.面对玉树大地震的灾情,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他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就捐了3000多元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这里应为“原型”。B项“或”应改为“和”。D项“二一添作五”是平分的意思,这里不合语境)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