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12:30:00
1、语言运用题 赠书是一件雅事,往往要在扉页写上赠言。请任意选择一本好书送给你的朋友,然后结合书的内容写一段赠言,不超过50字。(4分)
书名:(1分)????????????????????
赠言:(3分)????????????????????????????????????????????????????????。
参考答案:示例:《红楼梦》,梦想中的“红楼”,现实中的人生,漫游书中古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择一本好书,写一段赠言。所以回答本题时书名必须是一本书,不能是一篇文章;推荐内容要与书的内容相吻合,语言要得体,符合赠言的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特殊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使他在从取材炼意乃至细节描写诸方面都获得了高度自由,在创作的“自由王国”里如鱼得水,几近达到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境界。
B.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因为时间关系,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对卷面不以为然。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C.在久居大陆的人的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D.当今传媒界,炒作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主动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要改为“不以为意”C.“司空见惯”后不能加宾语。D.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有不可名状的奇景.后多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此处望文生义。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例句中划线的部分,续写两句话。(6分)
例句:
只要热爱生活,一竿傲然的劲竹,也能让你品出铮铮的气节;一方嶙峋的瘦石,也能让你悟出不阿的风骨;????????;????????。
参考答案:一只凌空的苍鹰,也能让你看出不羁的理想;一朵傲雪的梅花,也能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首先要句式结构与例句一致,其次要内容与例句相关。本题的内容是借某一意象来表达某种情感。类似的还有“兰花的高洁”“青松的孤高”等。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0个字。(4分)
材料:清康熙年间的郑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板桥画竹的技法并无师承,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但是,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
郑板桥的《竹石图》里,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了竹的质感,这正是他直接取法自然的画竹技法的表达。画家对画竹的看法不尽相同,就如郑板桥的看法不同于苏轼,两者的主要差异 (1) 。但两人在画竹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2) 。
(1)
(2)
参考答案:【答案】(1)在于是否胸有成竹(2分)
(2)构思与技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与材料中的“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相吻合,故可将(1)概括为直接取法自然;由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可知,(2)可概括为在于是否胸有成竹。由“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可概括(3)为构思精巧和技能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与画横线的句子共同构成排比句。
一首好诗,给你一朵浪花,让你去想象大海的浩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给你一块岩石,让你去想象高山的雄伟;给你一片云彩,让你去想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