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6 12:29:02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呱呱而泣
②渔父莞尔而笑
③渔父见而问之
④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③相同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
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基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占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挑出错误。
B.勃戏为文檄英王鸡檄:用檄文声讨。
C.勃往省,渡海溺水省:探视,问候。
D.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抵:抵偿。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句是(??? )(3分)
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③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王勃命运坎坷。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唯有王勃,慨然应鸡,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
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4分)
(2)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3分)
(3)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必修四?《苏武传》)
小题1: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义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A.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B.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
C.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D.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欲因此时降武
B.单于壮其节
C.空以身膏草野
D.反欲斗两主
小题3: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B.见犯乃死,重负国
C.为降虏于蛮夷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子贡问:“师①与商②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二)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注】①师:颛孙师,即子张。②商:子商,即子夏。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师也过,商也不及????????????????(???????????)
(2)然则师愈与??????????????????????(???????????)
(3)恶称人之恶者????????????????????(???????????)
(4)先王之道,斯为美????????????????( ???????????)
小题2:下列各组划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之于天下也②礼之用,和为贵
B.①师与商也孰贤②然则师愈与
C.①不得中行而与之②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D.①不以礼节之②道之以政
小题3:下列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礼节之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C.狂者进取
D.恶不孙以为勇者
小题4:翻译选文(二)画横线的句子。(6分)
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小题5:选文(一)中孔子是如何评价“狂”与“狷”的?(2分)
5、单选题 下列加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赢粮而景从(“景”通“影”。读yǐng。)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嘉:赞许 贻:赠送)
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木直中绳(中:合乎)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检查。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