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1-16 12:19: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化用的典故出自教材哪一篇文章?作者是谁?(2分)
???????????????????????????????????????????????????????????????????????????
(2)梁启超评此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词》。你是什么看法?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逍遥游》???庄子(各1分)
小题2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较为简单,关键是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九万里风鹏正举“这一句学生并不陌生,因为是课内篇目,很容易作出判断。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其实就是分析写作风格,学生一般都能熟知苏辛词风为豪放派,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结合词中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和“九万里风鹏正举”两句不难作出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①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②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③尘!   注释:①于武陵,中唐诗人,曾考取进士。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
  ②翠楼,泛指富贵人家。
  ③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
1.第二联中的“寒涧”一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借“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举例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与下一句中的“翠楼”形成对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
??? 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①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
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注】①滩痕:滩上水纹
1.“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两句诗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任选其中一句赏析其动静之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词的最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人生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帆迎山色来还去”句写山,“帆迎”,描写了船迎着山前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8分)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滩
唐崔道融
宰嚭①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注:①宰嚭,吴国太宰伯嚭。据《史记》载,越王勾践战败后,用珍宝美女贿赂伯嚭,伯嚭说服吴王准许越国求和。
小题1:两首诗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立意相似,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别对这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相似:反对将吴亡的责任强加在西施身上。(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⑴这首诗首联上句“暖”字体现了诗人炼字的功夫,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颈联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 “暖”字与“径”搭配,不仅描绘出小径上春意融融、温煦和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