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20:52:51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第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泊歙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小题1:这首“咏柳”诗,是托物言志之作,其寓意是什么?(2分)
小题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文意也通,你觉得那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