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1-15 20:44: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根据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平仄不论。(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即可)(3分)
(1)上联:读《人民日报》通晓世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仁人献策替国家除害兴利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吟古典诗歌陶冶情操?? (2)志士出谋为百姓消灾祈福(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即可,但是我们也要将内容相对这一点做到。“读”和什么词相对,再找个跟《人民日报》相对的,最后是一个成语。这些关键点在做题时都要看到。
点评:对联,就像律诗里的“对仗”,是文学形式之一,写对联要求:?1、仄起平收。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这一条是对联必须要遵守的,也就是基本中的基本。2、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的位置,要平仄对仗,上联用平,下联则用仄,反之亦然。当然这个要求太严苛了,不容易做到。变通的办法是:关键的位置能做到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所谓关键位置,指的是词的中心。词组末尾的那个字、以及动词一般来说要求对仗。如红花的花字,笑春风的笑字、风字。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做到这两点,格律上就大致过关了。但还有一些其它的要求,可称为进阶篇。要写好对联,这些进阶的要求,也要慢慢适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再次出师伐魏,打算割陇西小麦充作军粮。见魏军已有防备,诸葛亮装神弄鬼迷惑魏军,乘机偷割了陇上的小麦。(《三国演义》)???
B不止一次地出现在荣国府的刘姥姥,是一位平凡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红楼梦》)
C.堂吉诃德在林子里遇到一对游猎的公爵夫妇,他们早已知道堂吉诃德的事,当知道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桑丘就在眼前的时候,就想作弄他们。于是举行迎接骑士的典礼,把堂吉诃德和桑丘迎回自己的城堡。(《堂吉诃德》)
D.高老头待人温和,乐于助人。比如谁的锁头坏了,他立刻把它拆开来,得心应手地修理。他通常是一副老好人的神气,谁的牢骚太盛,他立即上前劝解安慰一番,甚至还借钱给房东太太和几个房客。(《高老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D项“高老头”应为“伏脱冷”。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此时独坐,童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C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D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骛应为鹜,泄应为泻,常应为长)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请把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4分)
二月份,浙江媒体曾以《“乞丐王子”爆红网络,忧郁眼神秒杀网友》、《“乞丐王子”,很想找个人来爱他》为题,报道了“犀利哥”爆红网络的事。“犀利哥”牵动了很多网友的神经,也激发了大家的爱心。包括宁波市救助站、热心网友等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开始行动,希望为“犀利哥”提供帮助。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心人,面对连日来外界环境的改变,“犀利哥”显然是有些害怕,甚至拒绝别人的帮助。
随后,许多网友在论坛上发帖,反思如此大张旗鼓地救助“犀利哥”到底是对是错。
□□□□□□□□□□□□□□□□□□□□□□□□□□□□□□


参考答案:“犀利哥”爆红网络,但对过于热心的帮助无所适从(不适应)。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加粗词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A.这本书是三十年前,正当我热爱彼得斐的时候,特地从德国带回来的。后来大抵带在身边,只是情随事迁,已经没有翻译的意思了。
B.有的人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有的人两头都顾,将心比心,也有的人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
C.新世纪已经来临,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栋梁之才的重担,义无反顾地落在了教育工作者的肩头。
D.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