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1-15 20:32: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茫茫历史长河中,谁是英雄?是在兵临城下之际,不计个人恩怨以老迈之躯夜缒出城屈人之兵的烛之武,还是在强秦铁蹄踏碎中原之时,诀别易水朝堂刺秦慨然赴死的荆轲?楚汉相争鸿门一宴,是光明磊落兵败身死的项羽堪称英雄,还是能屈能伸终得天下的刘邦算得英雄?亦或是八十五年前,伫立在湘江水畔那欲主宰大地沉浮的坚定身影才是真正的英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英雄”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同学们,对于“英雄”,你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请以“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天,路旁的一条蚯蚓看见一条长长的蟒蛇正在睡觉,蟒蛇修长的身材使他羡慕不已,他心想自己若有那样漂亮的身材该多好啊。于是,蚯蚓便爬到蟒蛇旁边,使劲地将自己拉长,不料用力过大,终于把自己的身体弄断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参考立意及评分标准】
本材料来自于《伊索寓言》,立意要来源于材料,只要符合材料的主旨及意义均可,如:1、做事要量力而行。2、要认清自我。3、盲目模仿要不得。
一等文:54分左右浮动。感情真挚,主题深刻,构思精巧;观点鲜明健康,论证有理有据;叙事清晰,故事性强,形象富有特征。
二等文:48分左右浮动。真实可信,主题比较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明确健康,有论证过程,材料稍陈旧;叙事完整,有一定的故事性。
三等文:42分左右。基本真实,主题成立,比较完整;堆砌材料,不能很好论证观点,论据单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兔子想吃山涧对面草地上的绿草,但山涧太宽了,只有鸟才能飞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正想着……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了过来,兔子被刮上了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竟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从此,兔子成了动物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作报告。兔子也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要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山涧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作文
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单纯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应该学会积极地倾听。倾听是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
请以“学会倾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议论时注意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倾听是一种人生姿态,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倾听中蕴含着尊重、自省、理解等。在审题时,可在标题的前后添加词语,来拓宽行文思路,构建行文主旨,如“(我)学会倾听(母亲的‘絮叨’)”、“(人要)学会倾听(他人的美言和谮言)”、“(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语)”等。
该命题作文适宜各种体裁的写作,如散文、议论文、记叙文等,在构思作文前,可先自主确定所用体裁。
怎样构思这篇作文呢?可依据倾听对象的不同,发散思维,从中选取行文佳径。如,学会倾听自然(如天籁之音,风声、雨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