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5 20:26:09
1、阅读题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小题。(5分)
甲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小题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
乙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小题2:孔子既强调人际交往中要“矜而不争”,又说“其争也君子”,前后是否矛盾?请谈谈你对孔子“争”与“不争”的理解。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①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议屯田。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②接连,草寇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军政之弊,统率不一。军人优闲窠坐,奔走公门,苟图衣食,以故教阅废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平居则奸民无所忌惮,缓急则卒伍不堪征行。至调大军,千里讨捕,胜负未决,伤威损重,为害非细。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战马铁甲皆备。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选自《宋史·卷四百一·列传一百六十》,有删节)
注:①青兕:古代犀牛类兽名。②蛮獠:旧时对西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弃疾间与之游——游:交往
B.幸勿杀我——幸:侥幸
C.留守叶衡雅重之——雅:很,非常
D.乃度马殷营垒故基——度:测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青兕也/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B.以讲和方定/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平居则奸民无所忌惮/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D.弃疾受而藏之/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直接表现辛弃疾“慷慨有大略”的一组是(???? )
①说下之,使隶京
②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③招流散,议屯田
④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
⑤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⑥军成,雄镇一方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端因为辛弃疾的介绍来到耿京麾下,却窃印逃跑,最终死在辛弃疾的刀下。
B.辛弃疾谈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时的人才,其论切中时弊,毫不迎合;对于刚刚定下来的讲和方案,持反对态度。
C.辛弃疾在奏疏中指出,军人平时为个人利益奔走于权势之家,苟且偷生,战时不堪出征之苦,往往伤亡惨重。因此建议另建一军名为“飞虎”。
D.皇上听信一些人的弹劾,令辛弃疾立即停工,辛弃疾却责令监办者一月内完工,然后将飞虎营图样上报皇上,从而得到谅解。
5.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时布衣被召者十四人,试崇政殿,独亢策入等,除建康军节度推官。或言所对策字少,不应式,宰相张士逊与之姻家,故得预选,遂报罢。召试秘阁,授颍州团练推官。晏殊为守,一以事诿之。民税旧输陈、蔡,转运使又欲覆折缗钱,且多取之。亢言:“民之移输,劳费已甚。方仍岁水旱,又从而加取,无乃不可乎?”遂止。进集贤校理。仁宗继嗣未立,亢言:“国之外患在边圉,然御之之术,不过羁縻勿绝而已。内患则不然,系社稷之安危,不可不蚤定也。”提点开封县镇公事。比有纵火者,一不获则主吏坐罪,民或自燔其居以中吏。亢请非延及旁舍者,虽失捕,得勿坐。徙为府推官,改度支判官。召对群玉殿,英宗访以世事,称之曰:“学士真国器也。”擢同修起居注。神宗立,迁龙图阁直学士。有谮之者曰:“先帝大渐时,亢尝建垂帘之议。”帝知其妄,置不问。亢自诉曰: “方先帝不豫,群臣莫得进见,臣无由面陈,必有章奏。乞索之禁中,若得之,臣当伏诛;不然,则谗臣者,岂宜但已,愿下狱考实。”帝不许。进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亢遇事敏密,吏操辞牍至前,皆反覆阅之。人或以为劳,亢曰:“决是非于须臾,正当尔。初虽烦,后乃省也。”籍里闾恶少年与吏之废停者,一有所犯,皆迁处之,畿下斗讼为之衰止。拜枢密副使。夏人诱杀知保安军杨定,朝廷谋西讨。亢曰:“天下财力殚屈,未宜用兵,唯当降意抚纳,俟不顺命,则师出有名矣。”因条上其事。诏报之曰:“当悉如卿计。”未几,夏主谅祚死,国人执杀定者来请和。或欲乘此更取塞门地,亢以为幸人之丧,非义也,乃止。亢在枢密逾年,无大补益,帝颇厌之。亢亦引疾辞。薨,年六十一。赠吏部尚书,即其乡赐以居宅,谥曰安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七十六》)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以事诿之 诿:委托
B.方先帝不豫豫:快乐
C.正当尔 尔:这样
D.国人执杀定者来请和执:捕捉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邵亢“真国器也”的一组是(???)(3分)
①试崇政殿,独亢策入等?????????????????②内患则不然,系社稷之安危
③亢请非延及旁舍者,虽失捕,得勿坐。???④乞索之禁中,若得之,臣当伏诛
⑤天下财力殚屈,未宜用兵???????????????⑥亢以为幸人之丧,非义也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邵亢才华横溢,诗作豪放不羁,乡里的先生认为他卓异出群,凭借才华能力,从布衣直接被召为官员。
B.邵亢关注百姓疾苦和朝廷、社稷安危,敢于直言。他直谏仁宗早立太子,并建议修改因抓不到纵火犯而处罚主管官吏的法律。
C.邵亢为人正直严谨,遭到他人诬陷时,不仅敢于自我申辩,而且要求皇上能够严格处理此事,不让诬陷他的人逍遥法外。
D.邵亢历任仁宗、英宗、神宗等朝,为人审时度势,讲求道义。有人想乘夏主新丧之际用兵,邵亢认为不可以。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之移输,劳费已甚。方仍岁水旱,又从而加取,无乃不可乎?(5分)
(2)籍里闾恶少年与吏之废停者,一有所犯,皆迁处之,畿下斗讼为之衰止。(5分)
4、单选题 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瓦缝参差,?????????????????????????。”
小题2:李白在《??????????????》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
小题3:
①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柳永在《????????》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向雄重义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成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谴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敛,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黹,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攸将归藩,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帝不纳。雄固谏忤旨,起而径出,遂以愤卒。(选自《晋书·卷二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初仕郡为主簿——初仕:开始做官
B.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相容:互相宽容
C.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谈宴:谈论宴饮
D.古之君子进人以礼——进人:引荐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以少谴系雄于狱——得复见将军于此
B.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C.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哭之尽哀——之:称代前文的“太守王经”。
B.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之:称代前文的“钟会”。
C.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之:称代前文向雄不与吴奋和刘毅交谈之事。
D.“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之:称代前文向雄的观点。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向雄重义的一组是(???? )
①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
②会死无人殡敛,雄迎丧而葬之
③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
④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
⑤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雄殡殓安葬钟会以后,文帝司马昭非常愤怒,欲以国法处罚他,向雄却说:“我为道义感化而殡殓他,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我没错。”
B.向雄任黄门侍郎时,因以前与吴奋、刘毅有旧怨,现在虽然在一个部门就职,仍然互不理睬,武帝知道后,下令向雄恢复君臣之间的友好关系。
C.泰始中,皇帝赐钱二十万给向雄。咸宁初年,向雄进入朝廷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侍中,随后又调出京城担任征虏将军。
D.针对齐王打算回到封国之事,向雄多次极力向皇帝进谏阻止,皇帝不但没有采纳向雄的建议,而且还把他贬出京城,后来向雄因此郁闷而死。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钟会躬为叛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