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1-15 20:07: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王年过半百了,朋友劝他早上起来跑步锻炼身体。刚跑了两天,有人说,老年人跑步损害膝关节,你还是游泳吧;刚到江里游了两天,有人说,江水污染那么厉害,你还是打太极拳吧;刚打了两天太极,又有人笑话他说,你笨手笨脚不协调,还是……
  唉,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老王为难地想。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年迈的老人,因体力不支而跌倒在繁华的闹市区,久久起不 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是竟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前把老人搀扶起来。过了很长时间,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路过这里,他们挤进人群,吃力地把老人扶了起来。此时,人群里传来这样的声音: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我扶了老人,说不定他会说是我把他撞倒的,到头来会吃不了兜着走!”
  “现在雷锋真是越来越少了。”
  “如今的大人越来越不如孩子了!”
  “唉,世风日下啊……”
  对上述现象,你一定有自己的感想。请以“是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体现了我们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这种精神风貌和道德水平对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毋庸讳言,材料中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绝非偶然。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并采取怎样的行动,是高中生必须思考的问题。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袖手旁观;也有人认为,见义勇为,扶老携幼,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为此,我们在作文时可以如此立意:做人要有是非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游客被各种欲望所累,弄得身心俱疲,他向寺院的禅师请教怎样才能清除掉自己的欲望。住持微微一笑,把来客带到寺院外的山坡上。只见满山的灌木,有的刚被修剪得整整齐齐,俨然一处风景;有的正待修剪,显得很杂乱。
游客轻声叹息:“自由生长的枝条被人力剪掉,太可惜了!”
禅师对客人说:“施主,我只是希望你能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观,疯长的灌木,经常修剪,就能成为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
要求现则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参考:
欲望是与生俱来、人所共有的,正常的欲望有时是一种人生动力;但一味的追求欲望的满足,就会为心灵截上枷锁,不受道德和法制制约的欲望还可能使人坠入犯罪的深渊。所以,应辩证地看待欲望。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写作。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新材料,写篇作文。要求:(1)感情真挚,(2)关注时代,(3)不少于800字。
自古以来,“远水不解近渴”的说法就在欺骗着渴望远足的心灵,遮挡着眺望着眺望远方的眼睛,今天,我们要破旧立新,重塑真理——“远水能解近渴”。
颠覆经典,重塑格言,我们站在最前方。请以“远水能解近渴”为题进行写作。


参考答案:远水能解近渴
《韩非子·说林上》说:“失火而取水于海,


本题解析:“颠覆经典”话题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热点话题。反映了人们认识和思维的创新。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②2012网络经典语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以上两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除诗歌外)。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生气,你我的权利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曾写过一篇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此为中心作文。本材料由“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和“2012网络经典语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展开议论,立意较为单一,则本文可以随便选取一点来展开分析即可,当然,也可只抓住题目要求,在写作时,一定要有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才会最有说服力。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